毅的兩個主要助手。
“看來,大家的精神都很好啊!”魯毅沒有注意到大家看他的目光,顯得很輕鬆,“從現在開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我們就要在一起工作了,大家也已經熟悉了基地的工作與管理制度,那我也就不多說了,我們還是直接說重點吧!”
大家對這位已經60歲出頭的老將軍確實感到有點驚訝,因為在這個基地工作的人,出了魯毅之外,全都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雖然魯毅是很出名的將軍,可以說,在解放軍中,他的威望是最高的了,但是他並不是科學家,也不是社會學家,更不是外交家,當然也不懂經濟,讓這麼一個老軍人來領導這麼多的年輕學者,確實是讓人感到驚訝,但是在看到魯毅那旺盛的精力,還有嚴肅的態度之後,所有年輕人都開始認真起來了。看來,這個老將軍很難對付!
“今天,我們討論的主要問題是中央政府制訂的最新的國家未來發展計劃!”為了能夠讓魯毅的工作更輕鬆,許三立特意為他配了兩個助手,一個助手管情報與外交,一個助手管科技與經濟,而魯毅將自己處理軍事上的問題。而現在說話的是管經濟與外交的易奎,42歲,原先在外交部情報處工作,很有才華,而他也為能夠參與到這麼重要的工作中來感到自豪與驕傲!
“其實說白了,問題的關鍵就是我們應該做出多大的讓步!”魯毅補充了一句,讓大家都笑了起來。
中央政府制訂的那份未來國家發展戰略計劃這裡的人都看過了,其實核心思想就是中國必須要轉入戰略防禦階段,收縮是必然的事情。那麼,這就必須要對歐美做出讓步。而這個讓步的程度就相當的關鍵了,如果讓得太少,那麼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如果讓得太多的話,對國家的發展更不利,甚至會主張歐美的氣焰。所以,這個讓步的限度,就是現在他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問題的中心,是我們應該在什麼地區做出讓步,以及在各地區的投入應該是多少,這些地區對我們的影響,以及其重要性。而根據這些依據,來做出最後的決定!”另外一名助手,劉賓開口了,他原先是總參謀部的一位上校參謀,在總參謀部工作了4年多,經驗不少,但是為人有點直,所以在升遷的速度上落到了同時進總參謀部的那些人後面。而這次,他能夠調到這裡來,看重的是他的能力,而且一個新的環境,也許能夠讓他更能夠發揮自我價值!
“當然,我們的決定,其實只是一個參考意見,能不能被採用,這還需要依據中央政府的整體部署!”魯毅先端正了大家的思想,說明了,他們只是個智囊團而已,“現在,我們開始工作吧,首先,按照正常的戰略區域劃分,我們將以南大西洋地區,中美洲地區,西部非洲,東部非洲,北非,中東,西亞,南亞,中亞,東南亞,以及西太平洋地區做分別討論,從經濟,政治,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對這些地區做出評估,評估的重點,是我們在這些地區的投入與回報之間的差距,還有這些地區對國家安全戰略的貢獻,最後,我們將依據這些資料,決定應該在那些地區展開穩固措施,在哪些地區應該做出適當的讓步,甚至在哪些地區應該完全退讓!”
可以說,這些討論是相當的繁瑣與漫長的,而且這次的會議,還僅僅是個開始。名義上是討論,實際上是魯毅為他手下的工作人員下達了任務。這些高階人才到這裡來工作,政府已經支付了一大筆的酬勞,當然這些薪水是不能白拿的,領了政府的錢,就要出力辦事。當然,魯毅並不懷疑這些年輕工作人員的動力與信心,他需要的,只是為他們指明方向,讓大家能夠有一個目標。在明確了目標之後,就不是魯毅的工作了,他需要的只是最後的結果,然後再將這些結果總結起來,最後提交給中央政府,讓中央政府來決定,到底是採納還是拋棄!
可以說,這是中國第一次成立類似的戰略研究機構,而且也開啟了這類戰略研究機構的先河,之後,這類的戰略研究機構都被稱為了“蘭州模式”。在此之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其實都有著自己的戰略研究機構,比如當年,周國輝在大西北地區創辦的戰略研究機構,也是在為國家提供戰略發展的理論依據。但是,這是第一個這麼完備的戰略研究機構,而且該機構的核心內容就是整合所有的情報,綜合國家的需要,展望國家未來的發展,以此向政府提供決策的依據!
既然是開先河之舉,那麼從一開始,並不會很順利。僅僅是第一份工作,就做了至少2個多月,魯毅才從各部門拿到了最終的分析結果。100多名研究人員每人都每天都工作了12個小時以上,而且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