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4部分

物!

間諜心理並沒有不平衡的感覺,因為幹他這類工作的人並不少,而這也是他們拿著比一般公務員要高出3倍的工資,而且所有行動經費都由國家承擔,能夠過上比普通人舒服得多的生活所需要付出的必然代價,當然,生活對他們來講,在45歲結束外勤生涯——如果他們能夠熬到45歲的話——那麼才具有真正的意義,因為在此之前,每年中,他們只有極短的休息時間,而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執行任務,或者是準備執行任務中度過的。萬逸夫不知道有多少特工熬到了45歲這個出頭之日,但是他是比較幸運的,還有7年,他就可以拿著一筆豐厚的退休金,離開情報工作的一線崗位了。當然,軍情局會為他在一個比較安全的位置上留一張椅子,然後讓他每月領著比政府部長級別的官員低不了多少的工資繼續工作到60歲,如果他的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可以當上某個部門的負責人,那樣的話,他就可以幹到65歲,退休之後,仍然可以作為軍情局特別顧問繼續接觸秘密材料,並且獲得一個非常讓人羨慕的新身份,比如某大學的名譽教授,而已此來打發掉他們剩下的時光。

上校——按照情報人員的職務規定,他現在確實是一名上校——並沒有想得這麼遠,因為怎麼熬過眼前這最後7年的外勤生涯才是最關鍵的。誰都知道外勤工作是情報人員中最危險的,而且這也是犧牲率最高的。在萬逸夫所認識的不多的幾位外勤特工中,就至少已經有一半的人莫名其妙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有的人可能在幾年之後還會突然出現在某個地方,但是絕大部分的是永遠不會出現了。而每當他想到這,就有點後悔自己當年選錯了部門。年輕的時候,總認為外勤特工,就如同詹姆斯•邦德,或者是李晨曦那樣,能夠成為名震天下的特工,而且還會有人將他們的實際拍成電影,為他們做免費宣傳。當然,他並不知道,007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而且由李晨曦的故事所拍攝的電影也大都與實際並不符合。反正,他認為自己是選錯了行,如果當初選擇成為一名情報技術分析人員的話——他認為自己是絕對有能力幹好那些技術活的——那麼就要安全得多了。雖然收入會減少一半,但是哪又有何妨呢?這仍然能夠讓他過上比較舒服的生活。雖然再也沒有機會免費到國外旅遊,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以那樣的收入,他完全支付得起自費旅遊的費用。反正,上校覺得自己從一開始就選擇錯了部門,但是現在後悔是永遠來不及了。

軍情局為了培養這名外勤特工,在他身上花掉的培訓費用,如果用100元的人民幣來計算的話,就足足能夠塞滿幾十只麻袋。而且,為了配合一名外勤特工,特別是如同萬逸夫這種比較優秀,具有獨立行動能力的特工執行任務,還需要花費掉更多的金錢來建造一個情報網路,並且安置更多的情報人員在一旁策應他的行動。反正,一名特工入了行之後,就意味著在他還幹得動的年齡內,必須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汗水,而不是如同在一傢俬人企業中一樣,只要不想幹,那麼就隨時可以炒掉老闆,另謀高就。

這才是萬逸夫覺得最不舒服的地方,這讓他覺得自己好比是一個賣身的妓女一樣,而且還更糟糕,因為妓女最多也就是出賣身體幾個小時,然後就可以選擇另外的顧主,而他卻不行,合同一簽之後,他出賣的是二十幾年,而不是幾個小時!簡直太糟糕了!

不管怎麼說,萬逸夫仍然是一名優秀的外勤特工,為人低調,具備對事物高度的洞察能力,能夠臨危不亂,而且具有優秀特工所必須具備的素質,高度的預感!而這些,是他成為優秀特工的必要因素。這次,他在巴基斯坦又把自己的這些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讓他在軍情局領導心目中的地位又高了幾分。當然,他也獲得了一個可以回國的機會,只不過不是讓他回國來休息一段時間,而是讓他來回國給另外一些大人物做工作彙報!

簡直糟糕透頂了!萬逸夫能夠在外勤一行幹上16年而沒有失手的主要原因是他一直保持低調,即使是在沒有執行任務的時候,他也只與自己的上級進行單線聯絡。而且,他在成為了一名外勤特工之後,就從沒有去過軍情局一次!這讓上校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可想象,他每年領著軍情局150萬的薪水,卻從沒有踏進那個大門一次!當然,特工並不需要太多特殊的工具,大部分的工具在普通的市場上,或者是黑市上都能夠買到,當然,他也絕對不相信007那樣的特工真實存在過,如果哪個特工都需要依靠那些先進,但是同時又非常不可靠的新玩意來完成任務的話,那麼還不如讓技術研究人員去刺探情報好了!而這次,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