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的戰爭進入了戰略僵持階段,雙方互有攻防,戰局僵持了下來!
在對日本九州島進行打擊之前,中國一直處於戰略被動防禦階段,即,中國一直在戰場上處於劣勢地位,因為戰爭機器還沒有完全發動起來,軍事實力達不到戰略反擊的要求,所以中國的戰略收縮行動是非常巨大的。而在戰爭進行了近8個月之後,中國終於集中到了足夠的反擊力量,展開了一次扭轉戰局的行動,對日本工業與造船基地九州島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打擊,這不但打擊了日本人囂張的戰爭氣焰,同時也打擊了日本的戰爭潛力,為中國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戰後,有很多人在分析中日這場21世紀規模最大的區域性戰爭時,都認為中國對日本九州島的襲擊是中國最終勝利的首要條件,同時,也為縮短戰爭時間做出了最重大的貢獻。九州島的面積並不大,在日本本土四大島嶼中,只比四國島大一點,但是,九州島做為日本的工業與造船基地,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九州島上有日本最好的港口,有日本最大的造船基地,同時也是日本重工業基地之一。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前,九州島的工業產值佔到了日本工業產值的30%,另外還有日本40%的造船能力,日本4大造船廠,即為日本海軍建造戰列艦與航母的四大船廠中,長崎與鹿兒島都在九州島上!可見,九州島上的工業基地的重要性有多大。雖然,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已經認識到,九州島距離中國的軍事基地確實太近了一點,不說別的,中國部署在濟州島上的戰術攻擊機都能夠威脅到九州島東部工業地區的安全。因此,日本已經有意的開始將九州島上的重工業基地向本州島中部與北部地區轉移,但是,很多工業基地,包括絕大部分造船廠是無法轉移的,九州島的重要性並沒有降低!
從雙方在這次戰爭中的戰術方法來看,其實在很大的層面上,這是一場以海軍為主的戰爭,海戰佔據了戰爭中的絕對重要的位置。相應的,為海軍服務的造船廠,以及一個國家的造船能力就成為了衡量國家綜合戰爭實力中最重要的一環。正因為這點,雖然日本在轉移九州島上的重工業,但是,這不但沒有影響到九州島的重要地位,反而讓九州島的重要性變得更突出了。如果能夠摧毀九州島,或者說長崎與鹿兒島這兩處地方的造船廠的話,那麼日本海軍將損失近1半的造船能力!就憑這一點,打擊九州島,都是在現有情況下,中國海軍能夠對日本構成的最大威脅,能夠讓日本遭受到最大的損失!
說到這裡,其實主要說的還是打擊九州島在戰略方面的意義。其實,這場海戰,也掀開了海軍新戰術的扉頁,成為了海軍今後作戰的教條性戰例!
在九州島戰役之前,航母與戰列艦好象兩個冤家對頭一樣,因為種種原因,從沒有進行過有效的配合行動。在戰場上,要麼是航母擔任主要打擊力量,戰列艦在一旁冷眼旁觀,要麼就是戰列艦成為了絕對的主力,航母僅僅成為了一個浮動的海上空軍基地。可以說,這是因為大部分海軍還沒有摸索出戰列艦與航母之間配合作戰的戰術方法,所以在海戰中,並不能將這種有著不同特色,而且具有巨大互補能力的戰艦有效的結合起來使用。或者說,在這之前,舊的海軍思想佔了主要地位,對海軍將領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就如同二戰之前的大艦巨炮主義一樣,嚴重的影響到了幾乎每一位海軍將領,而讓其忽視了航母這種新生兵器的作戰效能,自然的,也就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直到二戰結束之後,航母的地位才得以確立,並且帶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海軍革命。
從對海軍影響的大小上來看,這次的海軍革命,並不比航母出現引來的海軍革命要小。但是,各國海軍在海軍新戰術方面遇到的問題,卻比以往的任何一次海軍革命要大。很明顯,老實的海軍戰術思想已經不適用了,必須要有一種新的海軍戰術思想體系來代替老舊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中日九州島大海戰所確立的新海軍戰術思想所具備的意義就更為明顯了。正是這場海戰,徹底的改變了人類海戰的模式,並且為後來的海軍大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
可以看出來,這場戰役對中日雙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海軍的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重點關注下這場海戰,理解下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海上大碰撞吧!
11月5日,中國艦隊首先對九州島進行了炮擊,空軍也出動了戰略空軍與戰術空軍,對日本九州島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行動。按照制訂的作戰計劃,在第一天的作戰行動中,必須要瓦解九州島上的指揮體系,這是最低的要求,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