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中將的要求,甚至很多官兵連小規模戰鬥都沒有參加過,這還怎麼戰鬥?最後,中將迫不得已的將新老官兵打亂編制,並且決定在南下途中,著重加強艦隊官兵的訓練。
5月3日,艦隊透過了臺灣海峽,進入高雄港,在作戰開始之前,進行最後一次補給與休整。為了保持官兵計程車氣,以及提高其戰鬥決心,中將決定在高雄停留兩天,讓官兵都上岸去休息一下。而這也是艦隊出征之前的最後一次休整了,在這之後,又有多少人能夠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呢?
5月5日,作為先導艦的“天山”號巡洋艦接收了最後一批防空導彈,於8時整,駛離了高雄港,隨後,各戰艦陸續離開港口,於11時在外海完成編隊,艦隊繞過了臺灣島之後,開始全速向動航行。
從艦隊駛離高雄港的一刻開始,艦隊的指揮權全都交給了皮定均。這也是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之間最大的差別。只要是執行作戰任務,上級一般不干預艦隊指揮官的行動,而日本則不一樣了。同時,艦隊進入無線電靜默狀態,因為現在日本還沒有偵察衛星,他們只能夠透過偵察機與無線電測位技術來判斷中國艦隊的具體位置!
艦隊出發3個小時之後,駐臺灣島的戰術空軍全面出動,重點打擊了宮古群島以及菲律賓北部島嶼上的日本空軍基地。為了阻止日本空軍的偵察機行動,戰術空軍是全力出動,掩護艦隊行動。當然這種掩護是非常有限的,在艦隊離開臺灣島1500公里之後,空軍的支援將沒有任何的意義,而這大概只需要13個小時,半天的時間!而這半天時間,也是中國艦隊能否順利突破日本海上封鎖的關鍵!
可以說,為了支援海軍艦隊突破日本的海上封鎖線,中國做了巨大的準備,甚至為了支援海軍行動,空軍暫時將主力調遣到了臺灣島來,而降低了朝鮮戰場上的空中力量。但是不管怎麼樣,只要中國艦隊能夠順利突圍,在西太平洋上尋找日本主力艦隊決戰的話,那麼戰爭就將變得對中國有利,因此,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站在“喀納斯湖”號戰列艦的航海艦橋上,皮定均看著前面繞著戰艦飛翔的海鷗,老天幫忙,這次氣象預報非常準確,能夠在5月出現這麼好的天氣與海況,大概連上天都在幫助他們吧!
“將軍……”艦隊參謀長走了過來,“空軍已經出動,正在轟炸日本空軍基地,我們可以加速了!”
皮定均沒有轉過身來,仍然看著東方海平線上的曙光,等待著太陽昇起來的那一瞬間黑暗。本來,海軍部決定將突圍時間選擇在夜晚,以加強艦隊行動的隱蔽性。但是,最終皮定均說服了海軍部的將領,在現代化的海戰中,黑夜與白天已經沒有了分別,如果日本偵察機到了艦隊上空的話,就算是夜間,又能夠保證艦隊的隱蔽嗎?而選擇在白天強行突圍,這更容易艦隊之間的組織與配合。其實,將軍還是對艦隊官兵的素質不滿意,太多的新官兵,太多的年輕飛行員,根本無法將艦隊的能力完全發揮出來!
黎明前的黑暗到來了,似乎海天在一瞬間被黑暗吞沒,接著,瞬間陽光來到了人間,太陽昇上了海平面。
“好吧,艦隊加速到55節,按照計劃行動!”皮定均轉過了身來,“另外,命令前導艦注意安全,防範日本潛艇的偷襲!”
分佈在廣闊海域上的艦隊開始加速了,一艘艘排水量上萬噸的鋼鐵戰艦在平靜的海面上劃出了一道道白色的浪痕,波濤翻滾中,艦隊朝著日出的方向飛弛而去!
西表島南面300公里處,一艘潛艇正在海面下150米處慢慢的徘徊著。這是一艘日本的AIP常規潛艇。而在附近,還有數艘同樣的潛艇,它們的任務都一樣,監視臺灣島東部海域,防止中國艦隊突防!
秀川少佐的心情很不好,自從他接到了這個任務之後,心情就沒有好起來過。比起別的潛艇來,他們執行的任務相當的枯燥無味,甚至可以說是在消磨時光。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到臺灣島東面搜尋並攔截中國潛艇,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但是秀川少佐心裡清楚,他們的潛艇在效能上根本不是中國先進核潛艇的對手,不要說攻擊,恐怕連發現對方都很困難!
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潛艇在離開了西表島之後,少佐就命令潛艇以4節的安靜速度在150米深度航行。這是他們這種潛艇最理想的速度與作戰深度。當然,少佐心裡更明白,中國的核潛艇一般是在500米以下的深度航渡的,而他們在150的深度上,根本就不可能發現中國的核潛艇。反正,少佐是橫下了一條心,這次的戰備巡邏任務大概是一個半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