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理由打動了堂本,必須要儘快控制南海地區,因為中國南部地區的造船能力佔到了中國總造船能力的1/3左右!
其實,從這裡也能夠看出來,日本在發動這場戰爭之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不充分的,其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內部有很多中國的間諜,所以日本軍部為了保密,不敢在戰前進行過多的討論,很多工作都是在秘密中進行的,也就無法照顧到每一個方面,在戰略計劃的制訂中,自然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其實,這一直是日本人最大的問題根源。很明顯,從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軍隊在戰術方面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從中日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到侵華戰爭,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隊在戰術方面超越了很多國家的軍隊。但是,在戰略方面,日本人卻存在著天生的不足,這也是由其民族思想,特別是起到關鍵作用的島國思想所限制的一面。比如在侵華戰爭中,日本提出要征服世界,就要征服中國,要征服中國,就要先征服滿州(中國東北),要征服滿州,就要先征服朝鮮,所以,日本從朝鮮入手,一步步的陷入了入侵中國的這個巨大的泥潭之中。日本人並沒有想到,當時中國國土面積是日本的34倍,人口是日本的5倍以上,中國有著巨大的戰略縱深,有著巨大的迴旋餘地,而且戰爭資源非常豐富,中國的民族感情也絕對不容許別的國家來政府自己的民族!所以,日本人在征服中國的道路上倒了下來,最終遭到了徹底的失敗!這是日本為了解決一個小問題,而製造一個大問題的深刻表現,即使現在的日本人也沒有避免犯下這個錯誤!
現在,日本人仍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中國不但不是那個頹弱的中國,而且中國現在也絕對不會向任何一個國家低頭。日本要想戰勝中國有那麼容易嗎?
中日之間最大的分歧是在海洋資源上,如果日本能夠控制自己在海洋資源方面的掠奪性開採行動,中日的矛盾應該能夠控制下來,如果日本放棄擴張,放棄征服世界的野心,也就不會爆發與中國的戰爭。但是,日本人又再次高估了自己的實力,認為只要摧毀了中國的戰略系統,再摧毀掉中國的海軍艦隊,就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能夠為自己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當然,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中國失去了戰略衛星,還可以在3個月內重新建立一套起來,就算中國的海軍艦隊受到了嚴重打擊,也能夠在2年之內重新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所以,日本是無法戰勝中國的,這是兩國實際的戰爭實力所決定的最終結果!
不管怎麼樣,現在日本軍部內的分歧已經被壓了下去,在決定到底是南下還是北上之前,日本都需要先解決掉中國的主力艦隊,這樣才能夠保證戰爭的順利。但是,他們在喪失了戰略衛星系統之後,能夠輕易的戰勝中國的主力艦隊嗎?
第四章 突破重圍
第四章 突破重圍
西太平洋上。
自從中日開戰之後的4天時間中,皮定均少將只休息了不到八個小時,如果不是有著先進的生物基因藥物在幫助少將堅持下去,就算他是鐵人,恐怕現在都已經倒下了!
對於這場戰爭,少將心裡是喜憂參半。中日一戰不可避免,而現在他還在這個重要的職位上,如果能夠親自戰勝日本的話,那麼將是他一輩子,乃至後人都會為之驕傲!但是,現在中國海軍的實力還沒有強大到對日本海軍形成絕對優勢,而且主力艦隊遠離本土,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上,那麼這場戰鬥就將打得非常艱難了!
不管怎麼樣,戰爭已經爆發了,少將也就只有儘自己的一切力量來保護手裡的艦隊,也是中國海軍的根底。這支艦隊擁有4艘大型航母,其中“黑龍江”級三艘,分別是“黑龍江”號,“塔里木河”號,以及“海河”號,“黃河”級一艘,為“珠江”號。另外還有4艘“興凱湖”級戰列艦,12艘導彈巡洋艦,16艘導彈驅逐艦,6艘攻擊型核潛艇,6艘快速戰鬥支援艦。而在一天前,另外3艘在西太平洋地區巡邏的攻擊型核潛艇也加入了進來,開始為艦隊提供反潛掩護。
從艦隊的實力上來講,這支艦隊是相當強大的,特別是防空能力最為強大!“黑龍江”級的後兩艘航母都裝備有聚變型反應堆,也就增加了4座粒子反導炮。另外四艘戰列艦也都換上了聚變反應堆,各裝備有6座粒子炮。12艘巡洋艦中,有8艘裝備有粒子炮,另外四艘原本計劃在這次回去之後進廠大修時加裝粒子炮,但是現在看來是趕不上改進計劃了!當然,反潛力量也絕對不弱小,9艘最先進的001級攻擊型核潛艇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潛艇部隊來講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