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仁義、誠信、勇敢、無畏一類經常受人稱讚得品德。從白公勝得叛亂看,這些品德本身應當是中性的,並不表明一個人是好是壞,是天使還是惡魔。具備這些品德是一回事,用他們來做 什麼又是一回事。大致上說,具備當然比不具備要好;但是具備這些品質,可以成為好人,做好事;也可以成為壞人,做壞事。好人為了追求理想,堅持道義,做人表率,未百姓謀利益,言出必行,心懷寬廣,勇於獻身,慷慨撲死,用誠信、勇敢來成就自己的事業和理想。壞人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謀一己私利,也會履行諾言,不怕去死,甚至也會慷慨從容地死。
當然,這是從理論上說。在現實當中,壞人中地絕大多數是不講誠信,也不勇敢的。他們往往躲在陰暗的角落裡,見不得天日,行動起來反覆無常,翻雲覆雨,奸詐欺騙,詭計多端。為了儲存自己,他們可以出賣朋友、同夥,甚至是自己的親人。遇上危險、災禍、生死關頭,他們比兔子跑的還快,不到萬不得已,他們絕不會挺而走險。見到有利可圖,他們會削尖了腦袋往裡鑽,會不顧一切手段,也會自相殘殺。這樣的寡廉鮮恥、喪盡天良之徒,自古以來就不少,尤其是在官場、商場這類名利場中,時常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有時是偷偷摸摸的,有時是大張旗鼓的,有時加以包裝,說人話,做鬼事,或者裝出老實誠懇的樣子,內心卻比誰都狠毒。
不過,從宮廷之爭的角度看,像石乞這樣的人大概是可以讓人佩服幾分的。他在做出選擇之前,一定經過深思熟慮,把各種可能性和結果都想到了。一旦做出選擇,就堅定不移地去做,對主子,忠心耿耿,鞍前馬後,敢於充當馬前卒,並且能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寧可被煮,也不改初衷。他們地目的不國是想做一個卿。這說起來似乎有點不好聽。不光彩,不正當。認真地想,憑世襲得來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