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寺廟的佈局大多是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鐘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
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
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後,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廟內大都另闢塔院。
中國佛寺不論規模地點,其建築佈局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
沿著這條中軸線,前後建築起承轉合,宛若一曲前呼後應、氣韻生動的樂章。
中國寺廟的建築之美就響應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與亭廊的相互呼應之間,含蓄溫蘊,展示出組合變幻所賦予的和諧、寧靜及韻味。
三人結伴同行,從村子石門出來過石橋,往右有條不起眼的小路,石板鋪就的古老的小徑。
小徑兩旁大樹參天,鬱鬱蔥蔥,8月底已經入秋,在海邊早晚溫差大,現在太陽剛剛升起,氣溫並不高,人走在這古老石徑上,涼爽舒適、鳥語花香的,讓人心情愉悅。
再拾階而上,走到半山腰來到一個空懸一線三面環海的涼亭。
典型的古樸造型,六角、朱漆木柱,上鋪琉璃瓦,見亭上門楣上方掛著一塊有些掉漆的木匾,漂亮的行書“聽濤觀海”:聽濤一語雙關,既能聆聽海浪之聲,也能聽這漫山遍野的松樹之松濤,觀海就更加貼切些,古亭三面臨海,壯闊湛藍的南海就在極目之處。
遠眺大海,壯美盡收眼底。
“這真是神仙之所啊!”關灝不由得感慨起來。
在涼亭休息了一下。
兩位女孩子一看也是經常鍛鍊的架勢,個個長腿結實。
再往上走,隱隱約約就能聽到寺廟的鐘缽木魚敲擊之聲,這說明古寺已經不遠了!
現在是寺院早課時間,寺院有誦經之聲而無人走動。
三人走到山門前,呈現的是一座古樸自然的山門,與很多旅遊景點後建的那般高大金碧輝煌的現代建築不同。
這山門與這石徑和山野已經渾然天成一般地存在了數百上千年。
小鈺走在前面,也不敲門,推門直入。
小鈺顯然是這裡的常客,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異常的熟悉。
關灝和曹婉一前一後也踏入寺內。
看佈局和建築制式,古寺應該是唐代所見建。
因為開門就見到了左右各一座石頭砌的佛塔。
只見塔上掛有銅鈴,此時銅玲在晨風中響起顯得如此的悅耳清新自然。
古寺並不大,過了四大金剛的天王殿就來到大雄寶殿,大殿自然供奉如來佛祖,看雕塑風格為唐代木胎泥塑像,歷經千年風雨佛像儲存還算不錯,僅僅有些褪色。
兩個女孩在大殿磕頭行跪拜之禮,並分別上了一炷香。
關灝不信佛,作為一名穿越者,在神靈面前他有天生的牴觸心理,心虛就怕突然冒出來的老和尚道破天機。
真是想什麼怕什麼!
正當關灝有些心虛地站在大殿的角落裡等兩位少女的時候,一個渾厚的男低音,在他身後,輕聲說道:“施主,為何入大殿不禮佛?”
關灝被這聲音真的嚇了一跳,迴轉身來一看,又是一個眉發皆白的老和尚,正打量著他。
關灝躬身施禮:“大師有禮了!”
“唸佛時,即見佛時,亦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佛在我心裡,我心即是岸,所以我每時每刻都在禮佛,何須如此繁文縟節!”關灝內心有些牴觸情緒,所以言語自然有些狂妄。
“看來小施主有佛緣又懂佛法,既然跟黃家小娘一同來我彌陀禪院想必也不是外人,你們先到寺裡到處看看,中午就在我寺吃齋飯吧!”
“謝謝,大師!”關灝不敢多言,自然應諾。
老和尚不再言語,轉身走開了!
兩位女孩子也拜完佛,三人一同出了大殿,再往裡就是觀音殿了。
金剛怒目,菩薩慈眉。
一進觀音殿,給人的印象是完全與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不同的風格。
整個大殿就立著一尊觀世音菩薩的坐蓮佛像別無他物,並沒有如其他觀音殿那樣還在菩薩左右分別立個善財童子和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