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寫嗎?”鳳安驚訝地問。 楚君臨立馬就挑了一下眉,“安安不願意?” 鳳安趕緊笑起來,撫著他的胸膛安撫他:“沒有,我自然是願意的。” “這還差不多。”楚君臨滿意地抓起她的手親了親。 在和楚君臨閒聊的過程中,鳳安一直是笑臉相迎的,她不敢表現出一絲一毫的不捨。不然依著楚君臨寵她的那個樣子,恐怕當即就要把御駕親征的聖旨給追回來了。 夜漸深了,鳳安夜漸漸有了睏意,她便緩緩閉上眼睛。 楚君臨把鳳安和煌兒都抱在懷裡,貪戀得不想入睡,下一次見面得好久了。 次日,楚君臨早早地便起來了。 雖然他的動作很輕,但鳳安惦記著要送他出徵,於是便也醒了。 楚君臨附身抱住鳳安,哄道:“安安不用送了,再睡一會兒吧。我一定早些回來,到時候安安再帶著煌兒去迎接我。” “好。”既然楚君臨都這樣說了,那鳳安也不再堅持。 楚君臨輕吻了一下鳳安的額頭,而後把目光轉向一旁的煌兒。 煌兒還熟睡著,絲毫不知道他即將要與自己的父皇分別。 楚君臨也不捨地親了親煌兒的額頭。 時辰就快要到了,楚君臨和鳳安額頭相抵,依戀地說:“安安,我走了。” 鳳安點點頭,完全不敢直視他,就怕眼淚奪眶而出。 楚君臨最後親了親鳳安的鼻子,然後便轉身走了。只要一回頭,他便捨不得走了。 鳳安注視著他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見他。 鳳安揉了揉自己發酸的鼻子,然後仰頭不讓眼淚掉下來。 等情緒平復下來之後,鳳安重新躺了下來,伸手撫著煌兒的背。 “往後的一段時間裡,只有母后陪著你了。” …… 楚君臨來到玄武門的時候,秦北知已經點好兵了,只等楚君臨一聲令下。 文武百官也都聚集在這裡恭送皇上出征。 秦北知來到楚君臨的面前,“皇上,十萬軍隊已經整裝待命,隨時可以出發。” 楚君臨點了點頭,而後面向三軍將士拔出了劍。 “匈奴人言而無信,屢次侵犯本朝國土,吾輩熱血男兒豈能忍?隨朕一起支援邊境,踏平匈奴!” 楚君臨的話音剛落,將士們便紛紛開始響應。 “支援邊境,踏平匈奴!” “支援邊境,踏平匈奴!” “支援邊境,踏平匈奴!” 那聲音響徹雲霄,楚君臨滿意地看著底下的軍隊。 剛剛的話就已經表明了楚君臨的意圖,他此去可不僅僅是平亂這麼簡單,而是要把匈奴歸入自己的國土。 之前他征戰匈奴時,匈奴人節節敗退,於是便來求和。 楚君臨不願意再有人員傷亡,於是便答應了匈奴的求和,但是他有一個條件便是要砍下匈奴首領的頭顱。 匈奴人為了明哲保身直接推出了新的首領,而把原先的單于給交了出去。 只要匈奴好好遵守百年之約,楚君臨還是願意給匈奴一條生路的,但是匈奴出爾反爾,這無疑是觸及到楚君臨的底線。 他也想明白了,只有踏平匈奴才能換來長久的和平。 楚君臨下了城門翻身上馬,號令說:“出發!” 軍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馬蹄捲起滾滾塵埃。 眾臣都跪了下來,“預祝皇上大捷,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天後,楚君臨和秦北知便率著大軍趕到了西北。 當時匈奴又在攻城池了,秦立武帶領著軍隊死守城門。 敵軍有越來越多的人爬上城門,但自家城池裡的將士卻越來越少。 一個副將慌亂地和秦立武說:“將軍,就要守不住了怎麼辦?” “守不住也要守!”說著秦立武轉頭又抹了一個敵軍將士的脖子。 “本朝國土,哪怕是一個城池也不能丟失!” “是!” 聽見秦立武的話,那個副將又來了幹勁,轉過去開始殺敵了。大不了他們今天就死在這裡,以身殉城。 這時候不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而後一大波軍隊如天神般出現。 “將軍,援軍來了!”那副將激動地說。 秦立武轉頭看去,然後如釋重負地笑了笑。 “是援軍來了,皇上親自來了。” 片刻之後,秦立武又大聲地朝周圍說:“兄弟們,皇上帶著援軍來了,咱們有救了!隨我殺!” 聽見他的話,周圍瞬間士氣大漲,而爬上城池的敵軍方寸大亂,不一會兒便都被解決掉了。 楚君臨帶著軍隊到了城門處和敵軍拼殺起來,敵軍節節敗退。 匈奴現在的首領是麥迪木,幾年前他征戰匈奴的時候就和他交過手,兩人也算是棋逢對手。 只是麥迪木到底是不及他,楚君臨輕蔑地看著曾經的手下敗將,也不知道幾年過去,他有沒有一些長進? 麥迪木目光復雜地看著他,沒想到他竟然親自來了。 “退兵。”麥迪木吩咐說,他旁邊立即吹起了撤退的號角聲。 在離開的過程中,他這幾年的屈辱都已經忍了,現在只是暫避鋒芒而已。 楚君臨已經登基為帝,他就不信在權力的浸淫下,他還能像之前那樣不驕不矜。 驕兵必敗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見敵軍撤退了,周圍立即響起了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