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禮的所有章程都已經結束了,接下來便是正式的宴席。 楚君臨讓奶孃把煌兒抱去內殿休息了,這裡已經不需要他了。 楚君臨和鳳安不欲久留,半個時辰之後,恰好煌兒已經醒了,鳳安便讓奶孃把他抱來,三人一起離開未央宮。 “恭送皇上、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吾皇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在場未出閣的女眷不由得大失所望,皇上這麼快就離開了,她們當中有些人準備了歌舞等各種才藝都沒來得及展示。 她們只能等待著下一次機會了,家族裡費盡心力地培養她們,就是為了以後有一天可以攀上高枝,而後助力家族子弟高升。 後面幾天宮中都很平靜,楚君臨每日按部就班地上朝,然後處理政務。而鳳安在閒暇下來時偶爾會帶煌兒去御書房陪楚君臨。 這天,鳳安便帶著煌兒來了御書房。 鳳安正在給楚君臨磨墨,而煌兒在搖籃裡睡得正香呢。在煌兒睡覺的時候,楚君臨和鳳安只正常做事,不會刻意放低聲音。 因此煌兒的睡眠還算好的,不會因為一點風吹草動便驚醒。 這時候壽德過來稟告說:“皇上,驃騎大將軍求見。” 鳳安聞言正想起身迴避,楚君臨卻攔住了她。 “不礙事的,安安就坐在這兒吧。” 鳳安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聽楚君臨的話留在這裡。 “去讓他進來吧。”見狀楚君臨對壽德說。 “是。” 不一會兒,秦北知便進來了,他跪下說:“參見皇上。” “起來吧。” “謝皇上。” 秦北知站起身來抬頭看見鳳安的那一刻,心下愣了愣,而後反應過來說:“臣見過皇后娘娘。” “秦將軍不必多禮。”鳳安溫和地回應。 楚君臨看向了秦北知,“秦卿來求見朕所為何事?” “啟稟皇上,現如今天下安定,已無多少戰事,所以臣想請求皇上放一部分將士歸鄉。” 之後秦北知又跪了下來,把一本冊子恭敬地高舉在頭頂上。 “這是臣列舉出來的名單,上面有些是家中獨子。多個兄弟一起參軍的,臣也已經擇一人放其回鄉。 皇上仁孝,若能讓他們回家侍奉年邁的雙親,他們定會感念皇上的恩德。” 楚君臨看向了那本冊子,不辯喜怒地說:“秦卿倒是有備而來。” 秦知北低下了頭,有些汗顏地回道:“皇上謬讚。” 皇上到底是皇上,儘管他來之前已經做十足的準備,但是面對皇上還是有一些緊張。 明明皇上沒有發怒,但他那息怒不形於色的樣子依然讓他膽戰心驚。 楚君臨朝壽德使了一個眼神,壽德便趕緊去拿了那本冊子呈到楚君臨面前。 秦北知鬆了一口氣,雙手鬆懈下來,自然地垂在兩側。 楚君臨翻看著這本冊子,良久,在秦北知的心高高提起的時候,楚君臨終於開口說:“這冊子擬的不錯,就照你說的那樣來吧。” 秦北知的心終於落下來了,他給楚君臨磕了一個頭,志得意滿地說:“臣替將士們感念聖上隆恩。” 楚君臨正想叫他起來的時候,搖籃裡的煌兒突然哭了起來。 楚君臨和鳳安的注意力瞬間便被吸引過去,楚君臨趕緊抱起煌兒來哄。 “不哭,咱們煌兒睡醒了是不是?父皇抱著呢,不哭了。” 鳳安也憐惜地擦了擦煌兒的眼淚,餘光瞥見秦北知還跪著,便出聲說:“秦將軍先起來吧。” “謝皇后娘娘。” 秦北知站了起來,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先前看到了那個搖籃,但他從來沒有想過太子殿下會在裡面,直到剛才那裡傳出了太子殿下的哭聲。 皇后娘娘在御書房伴駕並不稀奇,但是皇上並沒有讓皇后娘娘迴避政事,這真是令人驚訝了。 更讓人驚訝的是,皇上竟然還把尚在襁褓中的太子殿下也帶到了御書房來。 皇上平時在他們面前不苟言笑,沒想到在哄孩子時卻是如此的輕聲細語。 秦北知看著樂在其中的皇上,心裡不禁在想:以後他和南熹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子的? 不一會兒煌兒便被哄好了,此時正安靜地待在楚君臨的懷裡。 鳳安伸手逗弄著煌兒,分神和秦北知說:“秦將軍和秦小姐該是喜事將近了吧?” 距離聖旨賜婚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他們的婚事應該已經籌辦完成了。 說到婚事,秦北知的嘴角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是,婚期就定在本月的十五。” 十五是月圓之夜,是一個好日子。 鳳安了然地笑了笑,“屆時本宮和皇上自會為秦將軍和秦小姐送上一份賀禮。” 她身為皇后,與秦南熹不算交好,所以為了防止旁人說閒話,她自是與楚君臨同送上一份賀禮最好。 秦北知聞言彎腰恭敬地說:“那臣就在此謝過皇上和皇后娘娘了。” 再抬起頭時,秦北知的目光又不自覺地落在了楚星煌的身上。 “若是臣以後的孩子能同太子殿下一般玉雪可愛便好了。” 他這話完全是有感而發,話說出口之後,他才驚覺這句話已經算是僭越了。 但是楚君臨和鳳安並沒有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