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 樓主李致遠在青鹿坊只待了一刻鐘不到,吃了兩口菜,喝了兩杯酒。 又和鹿影獨自在露臺外攀談幾句。 最後便是悄然離去。 除了阿七仍沉浸在鹿影是煙雨樓主之女的震撼裡,其他人皆是泰然自若。 轟! 遠處有煙花起落。 於空中綻放。 將深邃的夜映照如白晝。 阿七催促著幾人跑到閣樓圍欄處眺望。 看著煙花此起彼伏在空中點亮。 高興得大呼小叫。 林言側目而望。 鹿影嘴角含笑,六耳沉靜溫潤,阿七熱情似火。 一切都如煙花燦爛。 定格在最好的時候。 …… 從初一到十五。 淮陽郡城皆是熱鬧非凡。 人人見面少不了說上一句過年好。 林言一直在青鹿坊悠哉。 看過了正月十五的百花街花燈。 此時距離御劍山莊的名劍大會召開。 便只剩一個月的時間。 林言這才動了起行的念頭。 淮陽與上京遠隔千萬裡,一個月時間不算充裕,他確實也該上路了。 他當即和鹿影阿七一一道別。 準備好遠行所需。 旋即白馬青衣出城去,仗劍向北行。 朔風呼嘯。 北上的官道,人來人往,車馬不休,剛過完年,人人都卯足了精神,幹勁十足。 林言就這麼跟著人流北上。 一路上除了形形色色的商隊,最多的就是揹著書箱和行李的儒生。 他們三五成群,多是徒步而走。 雖然風塵僕僕。 但卻遮不住少年意氣。 春闈快要到了。 這些都是進京趕考的書生。 林言自己一身青衣儒服,也是書生扮相,寒霜劍用布條包裹,擱在馬背上。 絲毫不惹人注意。 為了隱匿行藏,林言便特意混在一眾書生裡同行,看起來也沒有任何違和感。 到了夜裡。 一眾書生或是宿在驛站。 又或是聚在山野廟宇。 他們吃的是清水乾糧,論的是天下九州。 身居陋室,而胸懷通達,志向曠遠,這正是讀書人該有的模樣。 如此行了十天。 書生的隊伍愈發壯大。 林言隱於其間,也發現些許不凡之人。 有人文氣浩然。 行走坐臥之間,皆有浩然氣自生,這是儒家修行的法門,唯有大儒可傳承。 不過儒家弟子多是專心仕途。 於江湖上不顯。 所以即便有手段通神者。 也大多不會在江湖上留下名聲。 當然,那些聞名朝野,桃李天下的大儒則不算在內。 隨著愈向上京靠近,林言就愈是感慨,通往上京的官道就是治安恆通。 不僅道路四平八闊,而且十分安全。 二十幾天過後。 林言便看到曠野上矗立的一座雄城。 百丈之高,綿延無際。 猶如一隻史前巨獸匍匐在蒼茫大地之上,透著亙古雄渾的氣息。 “上京到了!” 一眾書生洋溢著興奮,催促著一眾人趕快進城,林言卻是停在原處。 在一眾人不解的目光中。 林言坦然道: “諸位同道,我要先去燕山遊歷。” “之後從北入京,各位我們有緣再見!” 眾人恍然,皆是揮手作別。 便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 “林兄,在下正好也去燕山,不若一起同行?” 人群裡,有人越眾而出。 林言走遠的身影微微一頓,轉身回望。 那是一名素衣白袍的書生,頭戴方巾,身背書簍,渾身文氣斐然。 名叫陸景。 一群書生裡,屬他浩然之氣最盛。 林言原本以為他是去上京趕考的,現在看來陸景的目的地反而與他相同。 是去御劍山莊,參加名劍大會的。 “陸兄深藏不露啊。” “結伴同行自是更加方便。” 陸景微微一笑,略一拱手,隨後步履輕快地趕上林言。 因為自己的身份不好講。 林言便也沒有仔細打問陸景的來歷。 細算起來。 兩人僅是禮貌地同行結伴,點頭之交。 兩人沿著山路向北進山。 又行了三日之久,終於在日落時分,來到一座沉鬱肅殺的開闊谷地。 寒冬朔風,百花凋零。 唯有松柏依舊蒼翠屹立,猶如萬劍林立,筆直延伸向天際。 這便是,問劍谷。 御劍山莊之所在。 山谷四周的環境雖是肅殺蕭瑟,但是谷中卻喧譁熱鬧,皆是江湖來客。 林言和陸景跟著一眾江湖客行至谷口。 “二位,可有請柬?” 御劍山莊的名劍大會可不似披甲門的英雄宴般,來者不拒,落實的是一客一請。 請的都是天下有名的劍俠。 所謂的名劍大會。 既是指御劍山莊收集的天下名劍,亦是指前來參會的名動江湖的九州劍俠。 故而沒有請柬,便不得入內。 陸景從書簍裡取出一張請柬,遞出給執事,執事開啟請柬,清嗓唱唸: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