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言和楊崇吃了一頓香噴噴的烤兔。 尤其是楊崇,吃得滿嘴流油。 就連手指尖的油漬都不放過,要吮吸乾淨。 一本滿足。 林言收起調味罐子。 起身環顧四周。 他們這是在一片深山老林之中。 “得先找人跡。” 楊崇長吁一口氣,感覺自己又龍精虎猛,神氣完足。 他一把拎起包裹,豪氣干雲道: “走。” “這次我帶路。” 不得不說。 楊崇在山裡徘徊三個月之久,成效斐然。 他的尋蹤辨路的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幾乎不下於一些老山民。 兩人走了一陣子。 很快,他便找到有樵夫砍柴的人跡。 順著越來越顯著的山間小道走去,又行了半天光景。 兩人邁上一座山坡。 楊崇眼眸放光,一指遠處。 “看那裡。” 河谷之中,一條溪流潺潺。 一大片齊整而樸素的房舍沿河流而築,夕陽西下,炊煙裊裊。 恰是一幅鄉間落日的美景。 林言抬手遙望: “去看看吧。” 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希望村子裡能饒我們一個地方。” “好好歇一歇。” 兩人先在山坡上找了一棵歪脖子樹,將兩大包裹埋在樹下。 否則大搖大擺出現在人前。 太過引人注目。 將財物藏好之後,兩人就沿著山坡而下,很快就進入了村子。 往來的鄉民見兩人面生,又執刀佩劍。 便一臉警惕,上前問詢。 林言自稱兩人是四處遊歷的俠客,在深山中迷了路,遂循著人跡來到這裡。 希望能討些吃食,順便再暫住一段。 他拿出一粒碎銀開路。 鄉民見之自然喜不自勝,態度大轉,當即帶著他們去見村長。 等見到了村長,林言便故技重施。 村子裡都是民風淳樸的鄉人,何曾見過如此慷慨的旅人。 村長旋即給兩人找了間空置的屋子,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飯食,還備了一罈酒。 酒是山民自釀。 喝起來有一股辛辣混濁之感。 村長和引路鄉民陪著林言兩人一起吃飯喝酒,酒過三巡,大家也便熟絡了起來。 推杯換盞之間。 林言和楊崇從村長口中得知,他們身後的大山,正是雲霧山。 他們的村子則叫做,霧隱村。 這個名字仙氣飄飄。 據說是山裡道觀的道長取的。 聽到這裡的時候,林言和楊崇對視一眼。 便將話題往這道觀上引。 村長酒醉漫談,鄉民則在一旁附和。 這道觀,正是長春觀。 上面住的,都是修行煉丹的道士,平時從不輕易下山,也不接香客。 只有採買物資的時候,才會有道士來到村子,或者去距離不遠的集雲鎮。 村長感慨: “那些道長們,各個仙風道骨。” “一看便是神仙中人。” 林言微微眯眼,喝了一口辣酒。 笑著道: “山中有如此仙長護佑,想必霧隱村應該也是四季平安,鄉里和睦吧。” 村長道: “少俠您還真說對了。” “村子這些年風調雨順,家家戶戶有糧有口,也算得上是一處桃源勝地。” 他的語氣很是自豪。 林言心領神會,舉碗敬道: “那看來,除了仙長福澤,這其中還全賴村長治理有方,才有鄉民們安居樂業。” 村長面色醉得通紅,端起酒碗,連忙道: “不敢不敢。” 眾人寒暄熱鬧,吃飽喝足。 村長依依不捨地送林言兩人回屋睡覺。 兩人都是三天沒閤眼,此刻藉著酒勁兒,一沾在床上就發出陣陣鼾聲。 一夜安眠。 翌日。 太陽高升。 林言緩緩睜開眼。 恰在此時,門外響起咚咚的敲門聲。 “阿飛兄弟,太陽都曬屁股了。” “怎麼還在睡呀?” 林言起身,伸了個懶腰,頓覺精神抖擻。 吱呀一聲開啟門。 只見楊崇提著長刀,渾身氣血蒸騰,有縷縷白氣在頭頂繚繞,明顯是剛練過刀法。 林言揉了揉一雙睡眼,瞬間變得清明: “老楊啊,精神頭這這麼足。” “是該吃飯了嗎?” 楊崇伸出個大拇指,嘖嘖兩聲: “你這作息真好啊。” “吃了就睡。” “睡醒再吃。” 林言補充道: “嘿,人生就是如此,還能有什麼要求呢?” 楊崇撇撇嘴。 他可不認同如此頹唐的生活。 這時候,院子的木門哐哐哐的被敲響。 嗯? 楊崇快步去開門。 卻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站在門口,他脆生生道: “兩位客人。” “我爺爺請你們去吃飯。” 來人正是村長的孫子,水生,他們二人與之在村長家裡見過。 他的父親外出闖蕩。 母親得病早逝,剩下他一人與村長過活,故而年紀雖小,卻極為懂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