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煤的火爆還帶動了煤爐的銷售。
之前江一舟就讓田莊準備了一批,不到半個月就銷售一空。
原本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碳石的,畢竟那玩意兒只燒一個時辰,做一頓飯就沒了。
但這個蜂窩煤不一樣,做了飯還能燒水,一天兩三塊就夠了。
稍微家庭好一點的完全能夠承受。
特別是雲山周圍的許多人家,因為大家有工資,這點支出簡直是毛毛雨。
還有原本用碳石的那些人家,也紛紛選擇蜂窩煤。
江一舟一邊將蜂窩煤推廣到更多地方,一邊擴大生產規模。
利用水力實現半自動化,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原本偏僻窮困的地方,因為蜂窩煤作坊的興起而變得熱鬧起來,除了這些工人和其家庭有了穩定工作和收入。
還帶動了周邊配套設施的生產,一片欣欣向榮。
江安縣縣令章濤對江一舟大為讚賞,廣開方便之門。
他想到賀濟民之前為了稅收都愁壞了,現在成了先進。
就是因為這個江家主在雲山那邊墾荒,還帶領周圍百姓致富。
這不僅解決土地問題,還有那些失地農民的安置問題——他們根本沒辦法阻止那些豪紳地主兼併土地,誰叫人家錢多人多,甚至上頭還有人,有的幾乎可以操縱一個地方物價。
若是豐年還好,普通人還能勉強吃得上飯,一旦遇上災年,好多人就不得賣土地賣兒賣女……
他們拿這些地方豪強沒辦法,還要去討好。
但凡要在這些地方當好官的,就不得不跟這些人打好關係,收糧收稅的時候還要看他們的眼色……
所以,現在看到這個江家主來江安縣了,章濤便開始介紹這裡的情況,並刻意指出,在江安縣靠近北洲那邊,有大片荒地,若是江家主願意的話,他五年不收她的稅。
他心裡想的是,只要她去那裡墾荒成功,那肯定是需要用到很多人啊。
她不可能回雲山召集人過去,肯定在當地招收農民。
如此就大大緩解這些人成為難民流民的危機了。
再則,她一旦墾荒,肯定就會把那些個良種也帶過來,然後……
所以,不管怎麼說,他都不虧。
江一舟毫不掩飾自己的欣喜,沒錯,她跟霍家合作,目的也是想以此作為一個落腳點,然後在從江安縣往北洲那邊延伸。
她正準備跟章縣令聊聊,沒想到對方更實誠,直接提了出來。
既然人家帶著極大的誠意來,江一舟也不矯揉造作,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誠意。
之前對這裡的資訊只停留在從前往雲山的客商的描述。
在章縣令提出把這片荒地給她後,她當即便帶人親自前去探查。
章縣令一看江家主這架勢,心道果真不能用性別去衡量人家。
這般舟車勞頓,人家一個女子都毫無怨言,自己這個父母官自然應該陪同前往。
輕裝簡行,江一舟只帶了廖七和韋稞,章縣令帶了兩個隨從。
繞著那片荒原轉了一兩天。
基本情況已經摸清楚,江一舟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說了一下。
其實這裡撂荒最關鍵和雲山差不多——缺水。
而且這裡地勢更高,滄浪河距離這邊比價遠,地勢很低,想透過水車根本無法實現。
除此,還有一個問題則是,這裡的風沙很大。
所以,要想把這片土地利用起來,首先就要解決風沙和水的問題。
很棘手。
對於江一舟目前而言,也很棘手。
但如果不追求近期收益,而為了今後長遠考慮,這裡還是可以好好經營起來的。
章縣令有些意外地追問:“防風林?你說要在這裡栽種一大片防風林阻擋風沙?”
江一舟,“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還是水源,從這個地方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這樣的話,不僅這一片地有了水源,這裡這裡也能確保穩定灌溉,而不用純粹靠天吃飯了。”
章縣令聲音都有些發顫,“修建運河?這,這……”
現在縣裡連幾百兩銀子都拿不出來,每年清淤和修建河堤都是老大難問題。
還修建運河?需要打通這座山,把滄浪河的水引到另一邊,然後修建一階一階的水車,溝渠,建立一個全新的完整的灌溉系統。
光是想想這就得多大一筆銀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