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挪威森林》。 演唱者:小丑。 作曲家:李波。 舞臺螢幕上,出現了歌曲資訊,臺下傳來一片驚呼。 “李波寫的,不是,這和作弊有什麼不同,花蝴蝶遇到小丑,那不是雞蛋碰石頭,碎了?” “李波自從花少結束,就一直沒有出現,沒想到真的是在閉關寫歌。” “那是不是專輯快了,再或者單曲也行。” “想什麼呢,歌手一年一張專輯差不多,怎麼可能一年發兩張。” “說不定李波良心發現呢。” 臺下說什麼的都有,臺上聽著前奏,準備唱歌的李波,都聽到了部分,暗中翻白眼。 一年一張沒錯,還想我發歌,想什麼呢。 伴奏聲中,李波聲音精準切入,擁有著高階唱功,想要改變自己的聲線,再簡單不過的事。 沒有人會從聲音,猜到小丑就是李波。 “讓我將你心兒摘下,試著將它慢慢融化。” “看我在你心裡,是否仍完美無瑕。” “是否依然為我絲絲牽掛,依然愛我無法自拔。” “心中是否有我未曾到過的地方啊” 情人之間沒有秘密,如果你認真了,你就輸了。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會知道。 這一句句,帶著迷離的曲調,讓所有人心神不禁狂震。 人說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只有體會過愛情的美好,才知道難得糊塗的清醒。 放過自己,有時候,也是一種智慧。 聽著歌曲,初期的平淡過後,被歌詞拉入現實,那一問接著的一問,讓人彷彿看到,一個在感情中迷失的人,他找不到方向,就這麼在心中,構建出的,屬於自己的迷城。 想要走進去,又怕,還不停在問著自己。 曲調並不激昂,卻深入人心,有人不知不覺溼了眼眶。 因為平淡中,才見深情,才能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他不是在傷別離,而是在傷自己,為何當初,沒有抓住應該抓住的人。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愛情更甚,至少一萬個。 在歌聲中,人們已經忘記了上一首歌曲的模樣,沉浸在小丑的演繹中,猶如神遊。 一首歌一世界,挪威森林做到了。 歌曲賦予的獨特意義,就在於述事,不在乎技巧精湛與否,而在於你是否聽了進去。 王清華聽著歌曲,恍然回神,手輕擦過眼角,豎起大拇指,“強,李波太強了,竟又是一首經典。” 裘尺聽到了王清華的話,臉露苦笑,嘆了口氣,道: “在圈子裡,我佩服任何人,但有一人,一直讓我如觀山嶽,在他面前,我感覺自己越學越回去了。” 王清華驚訝看向裘尺,“你說的那個人,不會是李波吧?” 王清華目光中,裘尺意外的點頭了。 “沒錯,我所說的人,所佩服的人,正是李波。” “在作曲家的圈子裡,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人有天賦差的,有些人,出道即巔峰,且十年百年不掉;有些人,出道後,需要一步一步的爬,才有可能有攀上高峰的一天。而李波,就是那個天賦極強,出道即巔峰的人。” “我從未見過,有哪一位作曲家,能夠同時駕馭這麼多種歌曲型別,李波是唯一的一個作曲家。” 裘尺之所以答應出來參加綜藝,多少跟李波有關。 當一個人,讓你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時,你就會失去心氣,邁過去之前,最好停下想一想,你最終想要的是什麼。 裘尺至少目前,還沒有邁過去。 儘管他不是曲神,只是一名高階作曲家,兼一名優秀製作人。 參加歌手錄製,成為嘉賓,就有不少網友噴他,說他不務正業。 可只有熟悉裘尺的人,才懂得他的不易。 世上沒有難辦的事,只有不努力的人,能這麼說的,是沒經歷過社會的毒打,沒有被生活磨去稜角的人。 只有無畏,才會理直氣壯。 裘尺早過了無知階段,成熟了,所以他更知道,李波如此,代表的是什麼。 那是全能全知,這樣的作曲家,百年不出一個,可卻讓他裘尺給遇到了。 是不幸,同樣也是幸運。 不幸是眼睜睜看著被超過,而卻深感無力,只能任由人超過。 幸運是因為,從事音樂行當的人,只要到達高階作曲家程度,或者入行,且筆耕不輟的人,至少是一個音樂愛好者,因為喜歡,所以才會堅持創作。遇到李波,不缺好歌,那是一種極致般的享受。 至少,在如裘尺一樣的人,真實的體會是這樣。 舞臺上,大聲唱歌的李波,不會知道,只是這一剎那,便讓裘尺如經歷一世般,生出諸多感悟。 更不會想到,裘尺之所以停下腳步,回思走過的路,是拜他所賜。 聽著裘尺的話,王清華心中對於李波的觀感,再次發生變化。 裘尺是什麼人,有過合作的王清華,太清楚了,說他桀驁不馴,毫無偏差。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傲氣的人,也自認不如李波這樣一位出道不到半年的新人。 這件事給出來的衝擊,讓王清華心神不由得陷入恍惚。 臺上的李波,看著舞臺下,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