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狐狸轉過身,露出真面目,現場一片驚呼。 “沒想到,竟真的是黎箏,我早該猜到的。” “我也是,因為我喜歡黎箏的戲,一直覺得小狐狸有些熟悉,卻又不敢確定。” “竟是黎箏,大發。” “想想之前出現過的歌手,再加上剛才的田放,還有現在的黎箏,不愧是歌手節目,這是想把娛樂圈全打包的節奏啊。” “見是黎箏,剛才我電視搖控器被我爸搶了,現在我爸媽在吵架,我該怎麼辦,是看戲呢,還是看戲呢。” “哈哈,捉住大孝子一枚,哥們,你是真牛啊。” 在娛樂圈中,有一句話,叫做你的歌迷是老了,不是死了,冒出的海量評論從側面印證了這點。 直播間的畫面,從黎箏揭面到現在,已經被彈幕佔滿,數量遠無超出剛才田放公佈時引發的彈幕數量。 “大家好,我是小狐狸,也是黎箏。” 一曲終了,黎箏舉起話筒,向大家做著自我介紹。 李波看著黎箏,還有田放,心中一直有的疑問,終於有了結果。 “我說呢,怎麼感覺你們的編曲是同一個人編的,原來你們是同一家經紀公司的同事。” 面對李波的後知後覺,黎箏翻起白眼,“你才知道啊!” 李波忍不住撫額,都怪自己,對娛樂圈不是那麼熟悉,這是他的錯。 想到兩人認識同一個編曲家,卻從未想過,兩人會是同一家公司的藝人這點。 現場所有觀眾,不知何時形成默契,目光全部看向三人中,唯一沒有進行揭面的李波。 “如果黎箏是小狐狸,那小丑是誰?” “是啊,小丑你到底是誰?” 這是所有人心聲,都好奇小丑在現實中的真身。 李波知道這點,順勢站在舞臺中央,開始這一季歌手節目,最後一位揭面的選手。 “小丑,小丑,小丑……” 觀眾齊聲呼喊起小丑,催促李波儘快揭面。 李波向樂隊鞠躬示意,音樂聲響起,一首名叫《小丑》的新歌,被唱響。 歌名:小丑 歌手:小丑 詞曲:李波 又見李波,所有人看著大螢幕上顯示的資訊,瞪大了雙眼。 所有人沒想到,到最後,小丑都沒唱自己的歌,竟還是李波創作的新歌,小丑的同名歌曲。 這是有多喜歡小丑,才為他創作出同名歌曲。 在這種想法催動下,對小丑真實身份,更加好奇起來。 伴奏音樂聲中,小丑把話筒慢慢舉到嘴邊,聲音透出一抹清亮,配上小丑面具,孤獨感氛圍漫延全場。 “掌聲在歡呼之中響起, 眼淚已湧在笑容裡。啟幕時歡樂送到你眼前, 落幕時孤獨留給自己。” “是多少磨鍊, 和多少眼淚,才能夠站在這裡, 失敗的痛苦,成功的鼓勵, 有誰知道。” “這是多少歲月的累積, 小丑。小丑, 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悅, 呈獻給你。” “……” 當“啟幕時歡樂送到你眼前,落幕時孤獨留給自己”歌詞中的一字一句彷彿都如同“吾先生”瀕死之前的內心獨白,當唱到“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悅,呈獻給你”時,心中不禁讓人生出唏噓與感慨。 藝人有時也像小丑,用自己的演技,用自己的歌唱,來給人帶來歡樂,帶來情緒價值。 不管你背後付出多少,呈現出來的,永遠是舞臺或影視中,呈現出的形象。 人生旅途中,大家盡是彼此過客。誰都不能一生都長伴著誰。 和以往小丑呈現出的舞臺一樣,歌聲中,情感被拉滿,技巧被淡化,帶給人聽故事一般的聽覺享受。 一首歌就是一段故事,這是許多人聽小丑歌時,得出來的答案。 這一首同名歌曲,從某種層面上,並不比之前拿出的歌曲弱。 不少人,在歌聲中,感同身受般,流下了淚水。 唱完第一節,觀眾環視下,小丑轉過身去,揭下頭上戴著的面具。 再回頭面對觀眾,所有愣愣看著舞臺。 “啊……是李波,小丑是李波啊。” “好傢伙,難怪李波給小丑寫這麼多歌,原來是為他自己寫歌。” “明白了,我全明白了,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波。” “不對,我發現一個恐怖事實,這李波不會是把歌手舞臺,當做打歌舞臺來出演的吧?” “把吧字去掉,就是。沒看到,自從參加歌手,他演唱的都是新歌嗎?” “6啊,我想整個樂壇,除了你這個老6,沒人敢這麼做。把歌手這樣一個競演節目,當做新歌打歌舞臺,李波,虧你想得出來。不過,不得不說,你成功了。什麼時候釋出,我會第一時間去下載。” “歌手節目=打歌舞臺,你可真老6。” “導演是不是早發現了,卻只能吃啞巴虧,不敢說?是不是?” “嘿,我們還就吃這一套,李波,你贏了,專輯什麼時候發,我買還不行嗎。” …… 當李波的臉,被攝像機放大到大螢幕上,許多聰明人,瞬間明白過來,李歌來參加歌手節目,全程用新歌的根本原因。 就像彈幕中所說那樣,李波這是把歌手舞臺,當成了打歌舞臺去做的。 驚呼聲,歡呼聲,議論聲,各種聲音,掀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