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第35講

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

宣勝義中真勝義性:這句話石破天驚。在過去把《金剛經》《華嚴經》是不是說為勝義法啊?那《法華經》《楞嚴經》就是大乘中的大乘,勝義中真勝義法。

《法華經》是怎麼講的?「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也就是說,我講了四十一年法之後,現在快走了,所以要講真話了。我們今天能夠遇到《法華經》,能夠遇到《楞嚴經》,是多大的福報啊!圓頓大法,你前世修持過一百萬次也好,你前世一天沒有修也好,只要你在這裡放下我執耐心聽課,同樣都能成就。乃至一天都沒有學的人可能比修過一萬世的人成就還要快,為什麼?他沒有先入為主。這叫早晚上床,一起天亮。因為我們都是一個根,都是一個如來藏。

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這裡幾個名相概念解釋一下。

定性聲聞:只滿足於證到人我空,他不願意再修大乘佛法,不願意從空出有現六道眾生之相來教化眾生。這就是鈍根阿羅漢,也叫焦芽敗種,可是佛再罵,他也不會再落六道輪迴。他已經定型了,已經是聖人。所以佛講如來藏的道理,首先把這一部分人回小向大修菩薩道。

及諸一切未得二空:就是已經證得四果羅漢——證得人我空,還沒有證得法我空。這裡一般是指四果羅漢,前面的定性聲聞包括初果、二果、三果。在初果羅漢位就可以學大乘,四果羅漢位也可以學大乘,乃至藏教、通教菩薩位都可以學大乘,學一心三藏。修習圓教法,可以不立次第。人無緣不聚,我們要非常珍惜,同心同德承擔如來家業!正法住世的唯一標誌就是《法華經》《楞嚴經》住世!

那麼,證得人我空以後,再破除一分滅相無明,就證得一分法我空,這就是初住位菩薩境界。初住位以上包括等覺菩薩在內,四十一個位次的菩薩都叫佛,也就是分真即佛。那麼像阿羅漢在沒有證到法我空的情況之下,他是所謂的人我空,不圓滿。阿羅漢是沒有肉團身這種人我空,他仍然把第七識固執為這是我。那麼證到了法我空的人就已經破除第七識,雖然如此,但他仍然是有餘依涅盤,仍然要利用這個第七識來大做佛事,在第七識而非第七識。

迴向上乘:暫且理解為次第三藏。皆獲一乘寂滅場地:「寂滅」就是「空性」,「場地」就是「妙有」。

真阿練若:「阿練若」,是專門指那些小乘人,躲在深山老林裡關門閉戶,就是修清淨心,修清淨行,持戒精嚴。這裡「真阿練若」就是大乘菩薩入世修行,在煩惱中證菩提。在《法華經》專門有這段論述。

正修行處:三藏十二部經幾乎都是講世間善法,叫我們修行,這是方便引導而已;唯有到了《法華經》《楞嚴經》,佛才講到究竟。在《楞嚴經》第一卷,佛已經講得很清楚:「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你不把《法華經》《楞嚴經》讀懂,不明白「心」和「佛」是怎麼回事,不明心見性,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離不了六道輪迴。何況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一個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處」,就是講修心。就是告訴我們佛是誰,心是誰;你是誰,他是誰;老天爺是誰,颳風下雨又是誰,就是叫我們明心見性,明白宇宙人生真理。《法華經》《楞嚴經》就是提醒我們:修行人要「悟後進修」!沒有明心見性,你不要去修,否則你是盲修瞎煉。

可是這幾千年以來修行人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他不是悟後進修,而是透過修來開悟。要明白,只有讀《法華經》《楞嚴經》如來藏的道理才能開悟!自古以來眾口一詞,「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所以從我們這一代起,要把這個錯誤糾正過來!可是積重難返。

「如來藏心地法門」叫全性起修,全性就是明心見性,就是要先把這一切萬法的來龍去脈搞明白,然後你再去修。佛在《華嚴經》也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有些人講,我會行善,我會積德……你能把所有的善全部行完嗎?誰也不能,佛都不能!即使你能行完一切善,也是魔業!但魔業也能得到人天福報,魔王還可以升到第六層天。其實包括二十八層天,那福報都是魔業。他福報完了以後,還要往下落。唯有明心見性才能獲得生生世世的大福報,一勞永逸!

在第四卷有一段精華,我們稱之為「168個字」,就是佛在給我們介紹「正修行處」。在前面的一至三卷,佛幫助修行人從萬法之相作開示,引導到萬法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