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這喂牲口的飼料都有了,這玉米可真是全身是寶啊。 脫粒完畢,開始檢斤,幾組人同時進行,那真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這邊一秤一秤的秤重量,那邊昭文帝和六部的官員幹看著,有點無聊。 “周愛卿,你說這十畝地,能有多少玉米?”心情好啊,昭文帝想考考大司農的眼力。 “回皇上,一萬斤,總是有的吧。”周豐憑目測就覺得那一堆玉米絕對超過萬斤。 “南宮愛卿,你覺得呢?”昭文帝問御史南宮勳。 南宮勳砸吧砸吧嘴,“回皇上,老臣覺得有一萬一千斤。”這大玉米粒顆顆飽滿,肯定有重量,壓秤。 昭文帝點點頭。 “周尚書,你覺得這十畝地能打多少玉米。”這周尚書看兩個人往多了說,皇上還是問,那是不是證明說多了不對啊。 “回皇上,臣覺得最多有八千斤。”這周尚書是周涼涼的爹,被女兒輸出去的銀子太多了,所以一遇到這種情況,就格外緊張。 瞻前顧後,揣測聖心,這都不是他應該做的,可是他不得不做。 昭文帝一聽,不高興了,臉沉了下來。“周尚書,回頭讓王院首給你看看眼睛。” “朕覺得,這堆玉米,一萬二千斤,都要出頭。”昭文帝這話一出口,周尚書的心又涼半截,感情皇帝是這個意思啊。 誒,自己實話實說就好了,就不應該動心眼,瞎尋思。 這時候檢斤結束,負責統計的軍士單膝跪地,“回皇上,這十畝地共產出一萬兩千八百一十六斤玉米粒。” “平均每畝產量一千二百八十斤。” “賞!” 昭文帝,眉開眼笑,眾官員議論紛紛。 “那就是平均一畝地一千二百八十斤啊。” “居然有這麼多。” “比冬小麥還多啊。” 六部的官員七嘴八舌的說著,心裡是翻江倒海。 這意味著什麼,冬小麥和玉米的種子在中原地區普及後,一年兩季,這相當於每畝地就是畝產兩千斤。 畝產兩千斤,以前風調雨順之時,小麥只種一季,畝產也就四五百斤,這一畝地的產量,就相當於原來的四五畝。 若非親眼得見,誰會相信。人們熱切的目光看向林蒹葭,林蒹葭就在這樣的注視中,肚子咕嚕咕嚕叫了起來。 這些原本以為她是仙女的官員,迅速的被這幾聲咕咕叫,從雲端被拉回來。 幻滅。 這些玉米,皇上是要帶回去的,不但這些要帶回去,這兩千畝地的玉米,他要一個粒也不剩的都帶走。 還不能,除了給小榆樹村留下的明年的種子,都帶走。 “父皇,要不等收完了,一起給您帶回去?”林蒹葭輕聲的問,這次沒有帶運輸的馬車來,用官員坐的馬車運玉米嗎? “這些,今天朕就要帶走。”能先握住一粒是一粒。 這麼多玉米都放在小榆樹村,若是生了變故怎麼辦?先放到他的國庫裡才是王道。 林蒹葭看昭文帝主意已定,也不好再勸,和大司農一商議,讓官員們幾個人坐一輛車,騰出來的馬車就裝玉米,剩下的就讓華泰車馬行給出車送去。 一時,統計能倒出多少車輛來運玉米,缺口多少輛馬車,著人送信給華泰車馬行,讓他們馬上派車。 這些事戶部幾個年輕的官員就辦了,留下幾個軍士和村民一起給玉米打包,剩下的人,被村長請到村裡。 今天村裡還是自助餐形式的午膳。 雖然這種用餐形式和上次一樣,但這次來的六部的官員,和上次來的不一樣。 因為昭文帝想讓更多的人來體驗一下,所以,除了大司農和他手下的幾名戶部的官員是每次必來的,其它的人都是生面孔。 昭文帝自己也覺得很有趣。 每人一個碟子,一套餐具發到手裡,想吃什麼自己拿。 今天的自助餐,就豐富多了,因為不但有紅薯,土豆,和蕎麥做的美食,還有今天的主角,玉米做的美食。 產量再高,不能吃,或者不好吃,也沒用。 每一種食物前面都有牌子,上面寫著主要材料和簡單的烹飪方式,土豆、紅薯、蕎麥的和上次區別不大,玉米的有玉米餅子,玉米發糕,玉米菜糰子,玉米麵條,玉米糊糊,還有和紅薯一起煮的玉米糊糊,另外還有廣受歡迎的玉米碴子粥。 就這個粥,湯汁粘稠,米香濃郁,裡面的碴子口感筋道,越嚼越香。 昭文帝每次用餐的的時候都有太監試毒的,今天順公公沒來,皇貴妃就打算給昭文帝試毒,林蒹葭全程陪同兩人用餐。 “母妃,不用試毒,您相信我,沒毒。”林蒹葭的鼻子,如果有毒,別說端到她面前的食物,全場所有的食物,只要一種不對,他都能聞到。 這一點,昭文帝是相信的,何況他也捨不得皇貴妃給她試毒。 不等皇貴妃吃他盤子裡的食物,自己拿起筷子就吃了起來。 他張大嘴就在一塊玉米發糕上咬了一口,“這玉米發糕,鬆軟綿密,入口即化,老人和孩子都能吃。”他是吃過小榆樹村送進宮的鮮玉米的,這成熟的玉米做出的食物,和鮮玉米味道不盡相同。 “這玉米餅子也不錯,帶著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