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忽然就歲月靜好起來。 也許是暴風驟雨前的平靜,也許是在醞釀新的陰謀,也許是因為多次下手都沒有佔到便宜,先暫時蟄伏,反正不論怎樣都無所謂,先享受這眼前的安寧吧。 忙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是啊,日子看起來很平靜,奈何林蒹葭忙啊,女學的校舍基本已到最後收尾,西府改建的醫學院,大部分也已經完工,於嘉泰那邊的醫學院籌備組,蘇倚霞這邊的女學籌備組,教材也都編寫了一大半。 沒人找事的日子,林蒹葭這幾處一兩天就要跑一遍,加上日常帶娃三小隻,加上給大皇子醫治,施針藥浴,季宸覺得本就不胖的林蒹葭,又瘦削了幾分。 季宸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可是除了讓廚房多做些她喜歡吃的東西,也別無他法。 尤其是林蒹葭還樂在其中。 大皇子透過治療後,效果非常顯著,現在他的思維,已經如同八九歲的孩子了。 這一日,林蒹葭在外面跑了一上午,剛回到長公主府,要去陪三小隻一大隻吃午飯,管家何興一見到她就跑過來回稟:“主子,有一位孫先生來訪,已經等了您半上午了。” “孫先生?”是哪位孫先生?林蒹葭一邊往待客的前廳走,一邊想自己認識的孫先生是哪一個,愣是沒想起來,等到進了花廳,看到從座位上站起來的孫一諾,腳邊還放著他簡單的行李。 “孫先生,怎麼不先捎個信來,好派人去接一下。”林蒹葭心裡想的是,她以為孫一諾還要等一陣子才能來,所以剛才怎麼也沒想到他身上。 “我跟著華泰車馬行的隊伍來的,很方便,也很安全。”孫一諾想給林蒹葭見了個禮,林蒹葭趕緊虛扶了一下,先生,萬不可,咱們相逢於微時,在家中萬不可如此。 “先生此來,可是小榆樹村的村學有接替的人手了?”林蒹葭知道孫一諾不是不管不顧的人,但還是想問一問。 “村學中的嚴先生,聽老村長說要再請兩個先生來,就推薦了他的同窗。”林蒹葭讓下人換了熱茶,孫一諾端起來喝了一口,“老村長給的條件比別人好,居住的地方也雅緻,嚴先生的同窗來看了一下,直接就留下了,所以,我就早來了京城。” 村學老師的工資都是林蒹葭負責的,給的工錢是別處的兩倍,員工宿舍是和村民的房子一起,統一規劃蓋的,條件非常好。 而且還配備有一個做飯的廚娘,給先生做飯,也給孩子們做一頓午飯,孩子們的午飯也是免費的。 這部分的費用也是林蒹葭承擔的。她的空間裡金銀堆成山,這點費用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村裡的玉米都收完了嗎?” 季宸這幾天也很忙,把小榆樹村的玉米都運到京城,別看之前昭文帝帶回來的那十畝地的玉米可以直接入國庫,那是因為少,庫裡乾燥,把玉米在庫裡攤開了,幾天就幹了,再裝袋堆放就行了,不怕壞掉。 可是這兩千畝的玉米就不能這樣入庫晾乾了,在小榆樹村晾曬一個是沒有這麼大的場地,再一個是也不安全。 於是就把玉米通通拉到了西郊大營,在演武場上一批一批晾乾,收入國庫。 這邊收著玉米,那邊還要把國庫裡的小麥發下去,京城周圍的縣,每個縣多少,按比例分發下去,同時分發下去的還有邵元基編寫的種植指導。 邵元基的大名就這樣慢慢的傳遍了大楚,後來他成長為家喻戶曉的大司農。 實至名歸。 玉米好收,因為小榆樹村是土地村有制,只要和村長就價格問題達成一致就行。 容縣的紅薯和土豆也要收上來的,但是因為這些土地都是每家每戶的,所以收玉米和土豆也是要看人家願意賣多少。 所以只能是把價格提高一點,讓他們賣了錢,可以去買麥子吃。 “兩天前玉米就收完了,這兩天正在耕地,估計明天就耕完了,然後就種冬小麥。”林蒹葭點點頭,剛想再問點別的,門開了,三小隻想小燕子一樣的撲了上來,“孃親,”“孃親,”“娘錢”,爭相撲進懷裡。 林蒹葭摟著三小隻,對後面跟著的如春吩咐道:“讓廚房多準備幾個菜,府裡來客人了。” “如秋,你去王院首的院子看一下,今天他休沐,你跟他說故人來訪,讓他老人家過來吃飯。” 如秋領命而去。 林老秀才和大皇子也進到前廳,林老秀才見到孫一諾,也是一陣寒暄。 大皇子眼巴巴的看著兩人談笑風生,也不知道他能聽懂不。 “孫先生,這是大山,他對數字也很敏感,您可能要再帶一個孩子了,和小勁樺一起收了吧。” 孫一諾有些茫然,林蒹葭從來不會這樣給她攤派徒弟,就是收小勁樺為徒,也是因為發現他有這方面的天賦,自己主動提出的。 他教給小勁樺一些數學方面的知識,林蒹葭那時也會和他一起探討數學方面的問題,讓他受益頗深。連自己弟弟都不主動安排,怎麼今天一反常態的給他塞學生呢。 一定有他不知道的原因,先靜觀其變吧,總之林蒹葭不會做對他不利的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