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夜晚老村長和林老秀才都喝醉了,這老哥倆從小一起長大,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浮浮沉沉,依然能一起醉酒,也是人生樂事。 老婦人在晚飯之前就醒了過來,一再的感謝林蒹葭的救命之恩,說她好了之後負責廚房的事情,她年輕的時候就在大戶人家當丫頭,做得一手主人喜歡的菜,所以在她到了年紀的時候許她贖回賣身契嫁了人。 劉婆子不允許家裡的三口人和主人一起吃飯,說哪能這麼沒規矩,林老太太沒辦法就讓他們在廚房裡支了個矮桌,這下連帶著崔氏和小丫也不在餐廳用飯了,和他們一起在廚房吃。 林老太太能做的就是飯菜都和他們吃一樣的。 劉婆子想著這是第一頓飯,而且是主人家有喜事,跟著熱鬧熱鬧,就答應了。以後可不能了,做下人就要有做下人的規矩,不能逾越,要不,主不主僕不僕的算怎麼回事。 林芳菲晚上也沒出來吃飯,怕打趣,就躲著。阿香把飯給她端到房間裡。阿香本以為自己見到的會醫術的二小姐就是天仙一樣的美人了,等見到了大小姐林芳菲,她知道了,美人從來沒有最美,沒有更美,只有美得各有千秋,各有韻味。 林蒹葭的美是英姿颯爽,明媚大氣,林芳菲的美是溫婉端莊,儀態萬方。 自己可真是有福氣啊,能跟在這麼美的兩個小姐身邊,還都對自己非常和氣。 每天多看看她們,自己也會變美吧,兩位夫人雖然有些年紀了,也還是很美。 初冬來臨,十月中旬下了第一場雪,冬小麥開始越冬,雖然這一場雪不會停留很久,不能成為它越冬的棉被,但是會在整個冬季給它提供充足的水分。 緊隨著第二場雪,第三場雪的到來,冬小麥的棉被越蓋越厚。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是前世的農諺歌謠,放到現在,也非常適合。 娃四個半月時,林蒹葭感到了明顯的胎動,那時她正在看承威給她寫的信。 先是左邊肚皮鼓起了一個小包,接著右邊肚皮被踢了一腳,這種神奇的感覺讓林蒹葭幾乎落淚。 寶寶們:孃親不哭,我們都很健康,我們愛你! 林蒹葭趕緊把這個喜訊分享給承威。還進空間拍了張寶寶們的照片在信裡帶過去,他要承威隨時瞭解孩子們成長的狀態。 第二場雪下來之前,石橋修好了,堅固耐用,能並排跑兩輛馬車,最開始通行的幾天,喜得孩子們在上面跑來跑去的不肯下來。 在橋頭的石碑上刻了皇上御筆親題的小榆樹村,下面是建橋工匠的名字,還刻了設計者季宸,石匠們知道這橋的設計者是二皇子,自己的名字不但和皇上親題的字排在一塊碑上,還和二皇子的名字並列在一起,激動得涕淚滂沱,跪在地上不知道磕了多少個頭。 車馬行在縣裡租了一個鋪子,運營良好,由大伯林敬堯掌控全域性,二壯三壯和溫儉各負責一條線路。 淨室改造的第一個活是接的玲瓏齋的掌櫃的,石頭拿著房子的圖紙來請教林蒹葭的時候,林蒹葭發現如果有一個壓水井搭配水塔,就更好了,不用費人力去遠的地方挑水。 壓水井就是個活塞,很簡單,林蒹葭自己就畫了圖,讓打製水龍頭的師傅打製了。 玲瓏齋成了淨室改造的宣傳基地,裱好的圖放在廊子下,有人來問還有掌櫃的給現身說法,所以活計是越接越多,很快就上了第二組隊伍,第三個隊隊伍。 因為淨室團隊運營良好,所以林蒹葭暫時放過了首飾鋪子。 小榆樹村又出了一個打井隊,本來天冷了,地也上凍,可是奈何民眾有需求,這壓水井造價又不高,不用搖櫓,直接就上水了,多好,所以,即便是天寒地凍,也阻擋不來人們排隊打井的熱情。 林蒹葭就給打井隊出了個主意,在需要打井的地方點個火堆,燒個一天一夜,基本就能化凍到不凍土了,如果不行,那就再燒一次好了。 這個冬天,在別的村子的人都無所事事的貓冬時,剛剛建村的小榆樹村卻異常忙碌,村人們每天在鎮上縣城來來往往。王家村的村長王老實,想起來就罵自家老婆子一頓,如果不是她把人得罪了,沒準就能跟著掙點錢。 可是現在,小榆樹村的人過來過去的,理都不理他。他還是透過兩個自己村上學堂的小孩子互相交流才知道,這些營生,都是林家人帶著做的。 腸子都悔青了。 小榆樹在家裡不出門的老人,婦女,孩子,這個冬天可享福了,家裡房間熱乎乎的,炕上睡著也熱乎乎的,隨時都能洗個熱水澡,每天都乾乾淨淨清清爽爽,這日子以前在大榆樹村時,可是做夢都夢不到啊。 進入臘月,林蒹葭六個月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可是她身形靈活,行動一點也不受限制,完全沒有一個孕婦走路時搖搖擺擺的感覺。 林蒹葭最近一段時間可真是躺平養胎了,三胞胎,十五歲多的小身板,她是一點不敢閃失,從營養到休息自己都很用心。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