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藍—白聯盟”的包圍網,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其中。在六個成員國中,“藍—白聯盟”佔有五席,日本明顯處於劣勢,日本開始說服英、法加入東盟,繼續發揮兩國在遠東的作用。
英、法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決定加入東盟。美國在華勢力增長,已經讓英國產生了危機感。法國擔心美國介入東南亞事務,威脅到他們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美國人的那套民主、自由的思想對殖民地的統治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可是即便英、法加入,也不過是三席,仍無法主導東盟的主張的運作。緬甸、印度、尼泊爾等英屬保護國紛紛申請加入東盟。法國認為,北越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只是法屬殖民地下的一個自治政府,既然東盟開始逐漸正規化,那麼北越不應單獨加入東盟。
這完全就是國際聯盟的遠東縮小版。美國國會在3月否決了威爾遜提出加入國際聯盟的提案,其要原因是,總統威爾遜想借助國聯攫取戰後世界領導權,成為世界領袖,但英國提出附屬國及自治領都享有投票權,這樣對於擁有龐大殖民地的英國是非常有利的,巴黎和會結果對於美國不利,美國明顯處於劣勢,與威爾遜所提出的世界領袖的目標差距太遠,所以不管威爾遜怎麼努力說服國會也沒有用。
國府鑑於中、美之間的緊密關係,最終宣佈退出了國際聯盟。
和會期間中、美雖有不快,但中國需要美國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給予扶持。
美國不加入國際聯盟,導致國府在心理上失去了依靠,如果美國加入國際聯盟,那麼未來還有一個為中國說上話的人。現在國際聯盟完全處於英、法的操作之中,而英國是日本的盟國,國府擔心在未來的中、日事務中,中國將可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比起美國國會否決了加入國際聯盟提案,中國退出國際聯盟的影響更大。
在全球事務可以將中國忽略掉,但在遠東事務中他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
英、法想要控制東盟的舉動,遭到了中、美,甚至日本的反對,殖民地政府被東盟拒之門外,可是英、法並不甘心,在法國人努力下北越退出了東盟,這樣正式的東盟成員確定為美、英、法、日、中、菲、韓七國,英國在東盟中就算得到法、日的支援,也只有三席,很快在英、法合作下,荷蘭也加入了東盟,這樣就現成了四比四的局面,考慮到日本人並不可靠,英、法又將東南亞泰國拉了進來,這樣東盟的成員國在短短几天之內,再次發生變化由七國變成美、英、法、日、中、荷、泰、菲、韓九國。
成員國增加,東盟的章程也要隨之增加,由於目前東盟的主席是中國人,所以新任的主席不應繼續由中國擔任,中國方面提出以一年為期,各國輪流擔任東盟主席,這得了英、法之外其它國家的支援。當各國代表同意輪流擔任主席後,新的問題出現了,按照什麼順序輪流,如果人人都有機會後任主席,那麼這個順序要理清。美、英、法、日作為第一集團,中、荷作為第二集團,泰、菲、韓作為第三集團。由於中國擔任了第一任主席,那麼第二任主席是從荷蘭開始,還是重新轉從美國開始。英、法支援由荷蘭出任第二任主席,日本希望透過支援荷蘭來換取更多的石油配額,美、英、法經過磋商,東盟第二任主席自1920年9月起由荷蘭人巴魯斯擔任,在此之前的幾個月仍然繼續由中國擔任,而東盟總部最終敲定在中國上海。一切皆大歡喜,各國代表舉杯歡慶。
這是東盟歷史發展的新時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東盟促成了遠東的新的政治構局,而中、日之間也加快了政治、經濟、外交正常的程序。
孫中山由於推行“親日”政策,其民意支援率下降,根據上海××調查機構摸底,兩江地區80%的人反對與日本建交,5%的人表示在新形勢下應當努力實現中、日和平共處,另外15%的選擇了棄權。
在調查中民主黨領袖黎元洪的支援有所上升,他反對派的主要支持者。
“我們這是在幫助日本,這是在養虎為患。”
大多數中國人對日本人均無好感,甚至抱有敵意,對於“親日”政策充滿疑慮。
孫中山提出大東亞共榮的構思,楊洪森加以完善和推動,這一理論在日本很有市場。
“為了加快中、日經濟的發展,擴大中、日兩國在全球經濟領域的地位,中、日兩國應當加大社會化分工,透過不斷革新,增加兩國企業國際競爭力。”
“中、日兩國的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國經濟應當在更高的平臺,加強合作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