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以來德國對取得戰爭的勝利越來越不抱什麼希望,對於中國人所聲稱的可以改變戰局的終極武器一些德國將軍,甚至皇帝本人都對此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第十二章 戰爭禮包
第十二章
英國獲悉的情報顯示中國人在朝鮮投入了一種新式的化學武器,而且製造出了四十餘萬人的傷亡數字,這其中除了日軍傷亡外,更多的是朝鮮百姓,以及一部分受到波及的中、朝士兵。
這個數字當然不可靠,但是英國無法核實就一定是假的,而中、日雙方的公報實在是太虛假了。
中國官方報紙稱擊潰日軍十萬,日本官方報紙稱給予中國進攻部隊毀滅性打擊。
雙方都在指責對方使用首先使用化學武器。
“我國與德國之間不存在任何秘密交易,不存在出賣協約國的行為,英國政府如果想借記打壓中國,迫使我們向日本屈膝,我可以告訴你們辦不到,中國人民將血戰到底。”
對於英國公使劈頭蓋臉的質問,楊洪森憤怒地揮舞著拳頭。
當被問及“德瑞絲股份有限公司瑞士分公司”與王亞樵時,楊洪森聲稱不清楚此事。
王亞樵是楊洪森親信愛將,中、德‘技術’合作必定在是在楊洪森的授意之下,而楊洪森的行動可能是受到美國利益集團的驅使。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召開記者招待會,對英、日合謀瓜分同一陣營的中國表示強烈的抗議。此後,大韓民國外交部也發表了相同的言詞。
中國國內聲討英、日的聲音一波高過一波,一些憤怒的中國人在英國領使館門前焚燒英國國旗,向領使館投擲石塊。
因為遠東事態嚴重,英國只好請出美國進行協調。
協調是美國人最願意做的事。美國主張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同時希望維護地區和平,呼籲中、日雙方立即停戰,否則對參戰雙方展開經濟制裁。
英、法等協約國也表示將做出經濟制裁。
中國人並未領美國人的情,在他們看來中國軍隊節節勝利,殺了日寇數十萬,這可是百年一遇的大勝仗,挾大勝之勢的中國軍隊完全可以將日本趕出朝鮮半島。比起這些盲目樂觀的民眾,國會的議員們希望能簽訂一份對中國有利有條約,比如廢除以往中、日之間一切不平等的條約;將朝鮮南北分治,北方歸中國,南方歸日本。孫中山本人也比較傾向於這個提案,為此他還派代表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
日本人此時也冷靜了不少,在巨大的軍民傷亡面前,先是山東半島,接著是朝鮮半島。軍部內不知要有多少人站出來承擔責任。
軍部上下開始了聲勢浩大自檢、自查的大討論活動。
天皇授權與南京方面進行談判,日本希望將朝鮮剝離只就中日問題進行談判,中方拒絕並退出和會。
日本方面同意在保證溥儀安全的情況下遣返中國,至於朝鮮高宗皇帝的問題不同意進行商談。
對於朝鮮半島南北分制,日本就更加不會同意了,朝鮮是日本的朝鮮,不是朝鮮的朝鮮,更不是中國的朝鮮,最後雙方什麼也沒有談成,朝鮮半島上的戰火繼續燃燒著,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陣亡。
日本軍部在冷靜下來後在向天皇呈報的文書中認為,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戰勝中國,即便戰勝了中國,日本也無力進入東北。
英國駐日大使曾私下向日本外交官透露,中國人研發出了一種新式毒氣彈,並且實際投入朝鮮半島。
對此日本軍方並沒有察覺,到現在為止朝鮮半島上使用最多仍為芥子毒劑,中國在最近的一次反擊中就曾大量使用過,至於投入了新式的毒劑,有嗎?
這可能是英國耍的外交手段,日本外交人員普遍都這麼認為。
為了儘快結束戰爭,楊洪森準備對日本本土發動一次偷襲,現在的飛機不足以飛到日本,但是氣球或飛艇可以,楊洪森從美國、德國得到了相關技術。
中國沒有製造飛艇的經驗,但是卻有製造氣球的經驗,從價效比,以及時間方面,楊洪森選擇了製造大型氣球,在足夠的資金保障下成果很快就出來。
兩隻氣球座艙中下懸掛兩枚重磅,高濃度神經毒氣彈。每隻氣球內可乘2人,其中一人為觀察員。
氣球和毒氣彈被分批運至青島,王亞樵親自負責此次代號“虎、虎、虎”的軍事行為。
為了全面瞭解此次試驗的成果,前期已經有一批外國僱員進入了日本。
王亞樵這邊的保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