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也因搞倒袁世凱恢復了共和也是聲名無二。
南方也在慶賀之中,轟鳴的禮炮聲,盛大的閱兵儀式,歡呼的人群。
總統府觀禮臺,各國駐華大使,北京代表均紛紛到場,最先進入視角的是武裝近衛軍,讓北洋觀禮團最為關注的是重炮方陣,當金陵兵工廠生產的105MM重炮登場的時候,他們開始切切絲語,未來的戰爭中他們少不了與這些重炮打交道。各外國大使中以日本大使的臉色最嚴肅。各國對中國的重武器的購買、成套機械裝置均採取限制,這些重武器的大規模出現標誌著這種限制已經被打破,相對於英、法,日本人最能切身感受這種危險,而這種危險所化成的不滿最終將轉嫁到美國人的身上。這次大閱兵展示出了南方軍隊的素質和精良的裝備,這給北方政府敲響了警鐘,同時也震懾著西南三省的都督們。
南京大閱兵後,所有人都漸漸認識到以往北強南弱的局面正在發生轉變,南方正在崛起。
隨著南方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不斷膨脹,現在的這種利益分配方案必然不能滿足中國資產階段革命家需求,未來的中國將會變的更加紛亂。
第八卷 鬍子記
第一章 潛規則
一戰歐洲戰場,1916年4月15日,隨著德國火炮的咆哮,開啟索姆河二次會戰的序幕。
隨之,無數德國飛機成群結隊的飛向協約國陣地的上空。
無數噪雜地聲音從德軍戰壕中躍出去。
德國人為進攻前做了充分的準備,當這些鋼鐵怪物躍馬而出的時候,一個新時代開始了,接著這個新時代就結束了。
德國人的戰斧一直砍到巴黎城下時,他們很快就遇到一個新問題—地雷,英、法布大面積的佈雷,這些地雷有效的阻擋了德國戰車的前進的腳步,當他們在高速的前進中停下來的時候,火炮成為了打擊坦克最為有效的武器。當協約國在索姆河二次的大敗之後,迅速組織反擊,更多的人力、更多的物力投到這裡。英、法都在加緊生產自己的坦克,而德國國內一片歡騰,德國已經攻至巴黎城下,勝利就在近前。
比起那些大賺特賺的資本家,楊洪森為此小賺了一把,接著他很自覺的從這種短期的危險生意中退了出來,對於未知的一切要保持謹慎的態度,而且相對於賺錢,楊洪森更想得到歐洲人手中的先進生產技術。為此,楊洪森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間諜網,而這個間諜網讓楊洪森的生意又如魚得水。
如果楊洪森只在中國這麼瞎折騰也沒有什麼,但是他跑到國際舞臺上折騰,這讓他觸犯了一些潛規則。
對於那些歷史背後的東西楊洪森並不瞭解。
楊洪森從經濟顧問李德爾斯處收到了一份摩根先生的電報,從這份電報中楊洪森嗅到了一絲不快,而電報上的用詞卻是非常地的優雅,它敲碎了楊洪森一直以來的優越感。
李德爾斯察覺到了這位中國老闆的不安及不滿,這是一個同樣心狠手辣的主。李德爾斯發現中國老闆突然坐在哪裡大笑起來。
戰爭的背後總是有一群商人,最初他們是從戰爭中謀利,之後開始學著操作戰爭。
很顯然這些金融家也操作戰爭,他們透過向交戰雙方提供技術、情報乃至於物資,很好地把握著戰爭的程序。戰爭的本身並不能產生多少利潤,但由戰爭受制造出來附屬產業卻能瞬間造就出無數個千萬、億萬富翁。這種遊戲並不是楊洪森這樣的穿越人士所能玩,雖然他有一些信消上的優勢,但是這些優勢有著很多的不確定性。不管怎麼說德國勝利對這些金融家來說好處太多了,不過這種事情還是少發生的為妙。楊洪森忍氣吐聲地躲在陰影中賺取自己應得的分子。
戰爭爆發以來,國際市場對鋼鐵、麵粉、紗布等需要猛增。如鐵砂礦的價格比之戰爭初期翻了數倍,每噸已突破300元大關,而麵粉、紗布更是供不應求,中國經濟正經歷著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戰爭在這時顯得不合時宜,孫中山採納了楊洪森的建議。這樣南京政府在這時候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調頭,把重點放在經濟建議方面。這一時期北方官僚資本也在迅速膨脹,但是政府卻依然窮的叮噹響,內閣的爭奪也越加激烈,黎元洪有著南京和西南三省的支援,與段祺瑞爭奪著領導權。被危機深深包圍的段祺瑞深知此時的北洋十分不妙。
一方面是南方經濟的迅猛發展,一方面是北方經濟的逐步惡化,政府向日本借款,結果使得北方的良性資產逐步為日本控制,日貨充斥著北方,小業主紛紛破產,嚴重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