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這個條件時應允,而他向先帝要了二皇子為質,或許是怕先帝拿了他的兵權之後鳥盡弓藏,又或許他以為,二皇子為淑妃的心頭之愛,將其母子一同接走,也許淑妃能夠釋懷幾分。”
朱離緩緩開口,聲音在寂靜的斗室中輕輕迴盪,溫和間卻透著冰冷的殘酷,“當日先帝將一切內情傳旨給淑妃,她不哭不鬧,默默洗盡鉛華,帶了二皇子隨寧王爺來到平遠鎮。待先帝將寧王爺昔日的部眾遣的遣、散的散、殺的殺,將整個鐵騎二十幾萬士兵的統領全部換成自己親信時,已在一年之後。就在二皇子三歲生日的那一日,淑妃當著寧王爺的面,拔劍自刎,死前她道,對寧王爺從來沒有過愛情,訂親不過只是父母之媒,而自陛下從馬前將她救下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一生一世都只會為眼前那人而生而死。或許在皇帝甚至寧王爺眼中,她不過是一件物品可以換利可以轉贈,但從陛下放棄她的那一刻開始,她卻早報了必死之心,這一年的苟且偷生和與寧王爺的虛以委蛇不過是為了成全皇上心意,而今日這一劍的絕決卻是在報復他的寡情。她要讓皇上一輩子內疚,她要讓寧王一輩子後悔。”
故事講到這裡,似乎可以塵埃落定了。想不到這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封建社會中,竟真有這般烈性女子。於寧老王爺莫軼她過於自私,於親生兒子莫長染她過於絕情,可對於世宗皇帝,她卻愛得那般義無反顧、絕決悲烈——不知道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世宗皇帝,會是什麼表情和心情,又或者那一年之後大奕朝史上絕無僅有的追封為皇貴妃,許之葬於君王之側,是他能給這個全心全意愛著他的女子最大的“補償”?
“於是,那高高在上的君王,用自己的老婆孩子換了數十萬大軍的兵權,於是那故事裡深情的女子用死成全了所謂的愛情,於是那痴情的將軍真真正正成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話,便整日借酒澆愁、一蹶不振……”莫長染忽然淡淡道,“這幾句話,竟然就可以概括了這個故事的所有結局,我的人生,竟是如此可悲而可笑呢。”
我真不得不佩服他,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笑得出來,看他的神情,分明是相信了朱離的話,更何況,任何證據都沒有滴血認親更有說服力
原來自己恨了這麼久的人竟是親生父母,原來自己尊敬憐惜了這麼久的人竟是間接害他們骨肉分離的元兇之一,原來自己心心念念想推翻的竟是自家的江山,原來那個高高在上卻碌碌無為的帝王竟是血親的弟弟,原來這麼多年來的想法突然間完完全全地被顛覆……
這,也許便是朱離之前反覆向他道是不是真想知道這個秘密的原因?又或者,莫長染用張義在刺他刺我之後,他便用更大的痛楚回擊回去?
在這世間種種出人意料,種種陰謀算計中,誰的傷,又更深幾分?
我忽然覺得有一絲不忍,於是輕聲岔開話題:“你跟寧王爺的血怎麼會……”
“因為我先皇與我父王,是雙生子。”朱離目光投了過來。
一母同胞?這個滴血認親的機率可能會大一點,只是這個結果,卻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只知道靜王爺與先帝是親生兄弟,竟從未聽說過他們居然會是孿生兄弟,也難怪我會覺得朱離與莫長染竟有那麼多相似之處。
只是這麼說來,靜王爺對那高高在上的位子,也曾唾手可得過?那又是什麼原因竟讓他甘為人臣那麼多年地盡心盡力輔佐先帝呢?
朱離似是明白我的心思,淡淡一笑:“古人有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父王與先帝自幼長在一處,無意與親生兄弟骨肉相殘,所以很早就看淡了,否則……”他頓了一下,才緩緩道,“當初先帝病重時,曾有過禪位於父王的想法,我父王卻堅決不允,也許便是那個訊息傳到了當時的太子耳中,才會讓他視我父王為眼中之釘,在繼位之後……除之後快……”
朱離的坦然讓我無言,皇家之事果然隨便抓出一條都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辛秘,都是點點血淚,可他話裡外話的意思我也聽了出來,剛要開口,卻聽得莫長染道:“真可惜,你若想用先皇和靜老王爺的感情來打消我的想法,那這番良心用心可算是白廢了。從二十六年前宣佈朱英夭折的那一刻起,二皇子便已經死了,如今的莫長染,跟朱氏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聽了前因後果之後,莫長染還會要反,我並不奇怪,要擱我只怕也對世宗皇帝沒有任何好感與印象,血緣在無情天家中其實什麼都不是,反而那抑鬱而終、英年早逝的寧王爺,在淑妃過世之後還能待莫長染如己出,守著當初的承諾不再涉足官場是非,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