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成為一個難題。
乾隆採取了許多措施,例如免去了準噶爾部的貢賦,改由政府直接統治,引進內地郡縣政治體制,遷移人口,大興屯田,開臺設卡,駐兵換防。希望可以進一步穩定西北局勢,促進西北地區的發展。
九月中旬,乾隆在正大光明殿設宴款待凱旋而歸的平準將帥們。因為青依的義父阿桂是駐伊犁的辦事大臣,在平準戰事中也立下不少功勳,故乾隆讓青依也一同列席。
宴會開始時,乾隆率領著那批將帥們入殿,皇后則率領著青依等一些妃子前去迎接。和青依一同來的妃子大約有七八個,她們都是有父兄或親屬在受邀之列,乾隆趁機給他們一次親人團聚的機會,又是一份恩典。
乾隆身後緊跟著的,當然是這次宴會的主角平準主帥兆惠。他身材高大,目光堅毅,一看就是一個堅決果斷之人。他身後就是他的三個兒子,行在最後的保平面容有些憔悴,但目光更加的犀利深邃,神情氣度越發像他的父親。
保平深深地看了青依一眼,便將目光轉到了別處。青依看見他身體康健,心裡很是安慰。但她並沒有任何的表示。他與她本就不應該相識。
青依走到阿桂面前,盈盈一福:“青依拜見父親,父親近來身體可康健?”
“老臣身子骨還好,不勞小主操心。多謝小主在老臣不在時多次派人去對夫人噓寒問暖,還有在中秋時送上月餅、官燕等物。”
“父親何必對女兒客氣,那都是青依分內該做的事。”青依回答,心裡覺得這番對話別扭極了。
好在乾隆已經坐定,吩咐開宴,他們便都鬆了一口氣,坐到了各自的席位上。
“眾位愛卿,爾等為朕再平準噶爾部,消滅阿睦爾撒納,消除西北一個大毒瘤,讓我國西北重獲平靜,實在是居功至偉,其功可載史冊,流芳千古!朕敬你們一杯!朕的勇士們!”乾隆舉杯道。
“皇上英明!”眾人齊聲呼喊,然後痛快地乾了杯中的酒。
乾隆又道:“準噶爾部既定,但原來被準噶爾部貴族們統治的回部趁機作亂,大小和卓公然叛亂,殺死我招撫大臣,實在是可惡至極,朕已經任命雅爾哈善為靖逆將軍,統兵征討。但歷時三個多月,一無所獲,但今日你們歸來,朕就放心了,有你們在,回部叛亂必定能很快得到解決。”
“為皇上效力,肝腦塗地,在所不辭!”將帥們大聲地回答。
兆惠起身行禮道:“老臣雖然已經年過半百,年老力衰,但仍願意為皇上效犬馬之勞,沙場點兵,御馬揮刀,奔走到老臣再也跑不動為止。”
“好!朕有定邊將軍,實在是上蒼對朕的眷顧。朕看定邊將軍以後可以穩坐中軍帳,自然有人替你馳騁沙場。看看你身後那三個兒子,個個英偉,真是虎父無犬子,後繼有人啊,你以後可以放心了,朕也十分欣慰啊!”
“皇上謬讚了,犬子們缺少歷練,未能擔當重任。”兆惠謙虛道。
“定邊將軍何必謙虛,朕聽聞你的少子保平就在這次戰役中立下大功。居然敢率輕騎五百,夜襲敵營,動作神速,一舉成功。將他帶在你身邊,好好教導,十年後,朕又得一個定邊將軍了!”乾隆看著保平,滿懷期待地說。
保平拱手道:“保平輕騎夜襲,只是事出無奈,猶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贏得僥倖,如何當得起皇上的稱讚?”
“好,不驕不躁,朕相信總有一天,你能像你父親一樣,甚至可以超越你的父親。來人,賞保平黃金百兩,升為衛尉,享從三品。”
兆惠父子連忙謝恩。
宴會便在這熱烈歡快的氣氛中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天寒地凍,悄悄送上一點肉湯給親們暖身,噓……別聲張。
御作
青依坐在末座上,不時感覺到一道清冷的目光投射在自己身上。她竭力控制自己不去探尋那道目光,以免被乾隆發現異常。
乾隆當初派了一些人去監視自己,但乾隆可能並不知道其中一個就是保平,更加不知道保平和自己有過正面的接觸。
許多官員都去給兆惠父子敬酒,恭賀他們,保平都是來者不拒,仰頭就幹。青依暗暗擔心,想起他在濟南喝醉了失態的事,真害怕他今天也做出什麼失態的事來。
好在直到宴會結束,他都沒有任何失控的跡象。
第二日,乾隆頒下諭旨,賞賜參加平準有功的將士,一些嬪妃因為父兄有功也得到了賞賜或晉級。青依被正式封為貴人,年前乾隆提議升青依為貴人,被青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