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部分

?他還是沒能逃過悲劇的命運。

“我……我聽聞雪芹居士家境貧苦,他的孩子怎麼會和劉侍郎的公子是同窗呢?”他的好友張宜泉不就是私塾先生嗎?他的孩子不應該就在張宜泉的私塾嗎?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據說他們都是在城北的一家學堂裡讀書。”

城北?曹雪芹原本不是住在城西郊外嗎?為什麼到了城北去了?難道是搬家了?

青依想起他在西郊那間風雨飄搖的陋室,猜想可能是他得到刻印本的利潤後換了一座好一點的房

子。

歷史上的曹雪芹因無錢給幼子治病憂鬱成疾,最後貧病而死;而現在的曹雪芹生活改善了,搬家出書,給愛子換學堂,愛子被同窗毆打致死,他最後還是憂鬱成疾而死。——過程雖然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曹雪芹依然英年早逝,他的《紅樓夢》依然被禁,全本在後世沒有流傳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先小虐大叔,再小虐青依,然後……我發現我有一種惡趣味,臨近結尾總是要虐上一虐O(∩_∩)O不過親們不用擔心,大叔和依依的感情還是很好的。我是親媽,有時打一下孩子,是為了他將來能獲得更多。

水法

永琪在輕蕪殿坐了一會兒便離開了,走前還千叮萬囑她要小心。

那天晚上,青依早早就說自己困了,遣退了雪鈺等人,然後在房中看《石頭記》,看到後面時,

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原來曹雪芹原本寫的結局是如此地悽慘,真正應和了他在前面的暗示,都淒涼收場,沒人如意。就正如賈寶玉在第五回夢遊太虛幻境時所看見的一樣: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那《紅樓夢十二支曲》原本就是讖語,後面一一應驗了。曹雪芹的版本比後世的版本寫得更為悽

涼與絕望。

他作為一個天才的作家,對現實有一種深刻的洞察力。也許因時代的侷限他不知道這封建帝制終將滅亡,但他本能地感覺這一制度已經衰敗腐朽,就如寧榮二府,骨子裡都已經爛了,它的衰敗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這種暗示在下半部十分明顯。讀完全書,就有一種對現在時世的深深憂慮。

的確,當初風光無限的寧國府和榮國府就像現在的乾隆王朝,雖然表面上繁華富庶,有盛世之稱,但骨子裡已經開始腐爛。體制的缺陷與腐敗所產生的漏洞,全靠乾隆的決策去彌補。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乾隆也會犯錯,他犯下的錯誤就會令這艘已然千瘡百孔的王朝大船沉沒得更快。

一個龐大的帝國全憑一個人的意志在執行,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青依看到拂曉才看完全書,流的眼淚太多,雙眼都火辣辣地痛。躺在床上後,也無法閤眼成眠。

乾隆對待這樣一本書,的確已經手下留情了。此書簡直就是末世的預言。他如何能容忍?

紅樓裡的人沒有一個能夠逃脫自己的命運,曹雪芹也沒有能避免悲劇的人生,有誰能改變歷史的軌道?也許她的存在改變了某些事情的過程,但無法改變歷史預定的結局。

她還可以做什麼?

===================================

第二日,雪鈺等人進房來服侍青依梳洗,看見她雙眼紅腫的模樣,嚇了一跳。

“小主這是怎麼了?一覺起來就變成這樣了?”

“沒什麼,可能夜裡睡不好,受涼了。”青依神色落寞地回答。

雪鈺立刻請來太醫為她診治。

青依病懨懨地躺在床上,由得他們擺佈。

太醫說她風邪入內,憂思過甚,本來體質就弱,就病倒了,要青依放寬心情,好生調養。

青依有氣無力地答應著。

乾隆在下朝後聽說青依病了,馬上來輕蕪殿探視。看見青依還腫著的眼,黑了臉。柔聲哄了青依幾句便離開了。

回到勤政殿,馬上將永琪召了過來。

“你昨日見過柳貴人了?”

“是的,皇阿瑪。”

“你昨日和她說什麼了?”

永琪看著乾隆嚴厲的面色心裡一驚:“沒有什麼,只是隨便閒聊了幾句。”

“真的沒什麼?!你可知道柳貴人今天早上病了,雙眼紅腫,似乎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