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未來,令妃可以告訴他更多。
這些年來的憐惜寵愛,都歷歷在目,那份感情不會是假的。
那麼令妃今日的那番話只是想要令自己難受?還是想讓自己與乾隆的感情生出猜疑?
青依想明白了這一點,不由得悚然一驚:差點就掉進了令妃的圈套啊。
如今自己該怎麼做呢?
不必預言,不能生育,就這樣伴著乾隆到他老去嗎?即使乾隆對自己的寵愛不變,自己忍心讓他為自己承受“專寵誤國”的指責嗎?
她不由得想起今日在西洋樓景區和郎世寧的談話,也許他說的那一天會是一個契機。
=====================================
四月初,乾隆帶著青依等人前去遵化東陵祭祀掃墓。東陵古木參天,松柏累累,肅穆莊嚴。雖然已經是四月天,但在走在神道上,仍感覺不到太陽的溫度。
青依一走進這裡就覺得十分壓抑,心裡也難受起來。在現代她也曾遊覽東陵,乾隆的裕陵已經開放,她還進去參觀了,記得裡面擺放著乾隆和孝賢皇后及幾位貴妃的棺槨。
當時,導遊還繪聲繪色地給他們講了裕陵被髮掘時的一樁奇事:孫殿英率領士兵洗劫裕陵,兩個士兵開啟一具棺木,發現屍首宮裝峨峨,瑁簪珠履,面目如生,兩人想扒下她身上綴珠點翠的蟒袍,但一拉屍首就聽到一聲呻吟,嚇得兩人魂飛魄散,之後很久都口不能言。有識之士從傳聞中屍首的衣著配飾判斷,那具屍首應該就是孝儀皇后,也就是令妃。
乾隆後期的孩子都產自令妃的肚子,令妃的屍首被完好儲存百年不腐,這一切不都說明了他對令妃的重視嗎?
現在歷史還會這樣嗎?
乾隆攜著青依的手道:“這裡是朕的陵寢,孝賢和慧賢、哲憫、淑嘉幾人已經都來到這裡了,等朕百年也會來這裡。”
他望著青依,目光盈盈,似乎期待著青依說出什麼來。
青依避開了他的目光,望著陵園中的麒麟、狻猊,想起民國時裕陵遭受的浩劫,金銀寶物被洗劫一空,屍首骸骨被拋得滿地都是,一片狼藉。這是死物的石獸雖然面貌猙獰,氣勢威武,但哪裡能阻擋人熾熱的貪慾?全怪乾隆在自己的陵墓裡放了太多的寶物啊!
轉過目光,發現乾隆還在等待自己的回答,便道:“皇上有她們的陪伴,以後必定不怕寂寞。”
乾隆眸光微暗,但默默無言。
從東陵返回後,他們就直接返回紫禁城。
五日清明節,乾隆又在各殿舉行了祭祀祖先及亡靈的活動。自然也少不了孝賢皇后的長春宮。
宮闈沉沉,玉人芳魂已杳,庭中花木仍榮。乾隆遊目四處,感慨油然而生:“獨旦歌來又祭周,心驚歲月信入流。斷魂恰值清明節,飲恨難忘齊魯遊。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 聖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
青依看見乾隆祭酒時悲傷的樣子,暗暗心傷。
在東陵時,她不是不知道乾隆在期待著自己的一句承諾,但她無法給他。孝賢也一定很愛這個男人,但最後也不得不留下這個男人獨自面對漫漫光陰。如果自己離開了,他也會像懷念孝賢那樣懷念自己嗎?私心裡,希望他會,但轉念又希望他不會——她不希望他再那麼痛苦,所以他忘掉自己也沒有關係。
祭祀完畢,青依問:“皇上現在心裡還經常想著先皇后嗎?”
“自然,每一次想起她,朕就覺得對不起她,讓她受了太多苦。”少年結髮的夫妻感情是深厚的。
“但是她走了,去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說不定她比在世的時候更幸福。”
“朕知道,那時的離去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所以皇上不必太自責,生死有命,不可強求,每個人都會有這麼一天,那一天的到來,不一定就是壞事。也許有一天,我也會……”
“你胡說什麼!”乾隆厲聲地喝止她,“在朕的身邊,朕不會再讓你受一點傷害。你要一直陪著朕,直到朕老了的那一天。”
“皇上,我只是說萬一有那麼一天——誰都會有那麼一天的啊!如果有那樣的一天,皇上你不要傷心,你要相信我在另外的一個世界活得很開心……”
乾隆聽了雙眸微微收縮,另一個世界?她原本的世界?
青依見他表情不對,不敢再說下去,便道:“皇上,你打算明日就返回圓明園了嗎?我能不能在宮裡呆多幾天,然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