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當面問答,表現優異者加上策論成績再欽定御批一甲二甲。
終於到了最激動人心的當面問答環節了。
青依很是期待。這就是電視、電影裡常出現的場面啊,不知道會不會一樣呢。
全國考試成績前十名的考生恭恭敬敬地立在殿中,其中有鬍子花白的老者,也有青春正盛的青年,但大多都是中年人了。
這十人中,有一個她認識。
貌似不夠賞心悅目,和她想象中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她想象中的情景是美少年金榜題名,皇帝嘆才貌雙全,然後娶公主入洞房。
但仔細想想現在才是正常的。沒有歲月的磨礪,時間的積累,哪能寫出爐火純青的好文章?
乾隆端坐在龍椅上說:“朕已經讀過各位才子的文章,都各有見地,不失為國之棟樑,但只見其文,未識其人。所以,朕還要在此考考諸位的急才。”
乾隆的目光掃過十位考生,他們大多一副成竹在胸、志在必得的樣子。
乾隆微微一笑:“第一道題,朕想考考諸位對對聯。對於一個書生來說,對對聯可謂是家常便飯,小菜一碟了。相信難不倒你們。”
他的笑容變得燦爛,青依看得心中一跳,有一種脊背發涼的感覺。她為那些考生哀悼三秒。
乾隆接著說:“朕的上聯是‘煙鎖池塘柳’,請對下聯。”
殿試
乾隆接著說:“朕的上聯是‘煙鎖池塘柳’,請對下聯。”
他的話音剛落,便有人大聲回答:“月籠西湖荷。”
有一些人躍躍欲試,也有人眉頭緊鎖。
“才思敏捷,但不算是佳對,卿們繼續。”乾隆一副大局在握的樣子。
“風吹牆頭杏。”又一人回答。
乾隆還未點評,一個四十左右、身材瘦削的舉人說道:“皇上的上聯,看來很容易,但實際上暗含玄機,這五字的偏旁恰好是金木水火土五種,要全部對上極難。”
這人不知道是誰呢?眼光敏銳過人。青依心裡讚歎。
乾隆問:“卿可是湖南于敏慎?”
那人點頭稱是。
這時,那位一直鎖著眉頭的中年人恭敬地行了禮說:“皇上的妙句偶得,現在要立刻對上實在很難,在下有一句,勉強對上,雖意境不佳,但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在下的下聯是:爐填滿鍁材。”
乾隆微微點頭,問:“你是江蘇的李承玉?”
“回皇上,在下正是李承玉。”中年人回答。
受李承玉的啟發,接著又有人對出了“錯燒城河楊”。
乾隆搖頭,說太生硬。
“炮鎮海城樓。” 那個熟人紀曉嵐終於開口,說出了自己的下聯。
乾隆點了點頭:“此句甚好,很有氣勢。此題就到此為止。接下來,請回答朕一個簡單的問題:一加一在什麼情況下等於三?”
眾考生聞言都面面相覷:這是什麼問題啊?難道皇上出這個問題有什麼深意?
青依則懷疑乾隆是不是穿越的了:這問題怎麼這麼像某地公務員考題啊?
一陣沉默後,來自湖北的舉人陸謙韞胸有成竹地回答:“在皇上批准的情況下,一加一可以等於三,只要皇上願意,不要說是三,就是一萬,也可以。”
眾人默然。
乾隆端詳了陸謙韞一會兒說:“你的答案大出朕的意料,朕只是以為一加一在算錯了的情況下等於三而已。”
接著乾隆丟擲第四題:諸位才子,你們愛國嗎?
眾人一聽都鬆了一口氣,這個問題人人都能答。於是乎,個個言辭懇切、慷慨激昂地表決心,還不時引經據典,竭力將自己的文采和口才發揮到極致。
最後只剩紀曉嵐和陸謙韞了,紀曉嵐請陸謙韞先講。陸謙韞也不推辭,說道:“請問皇上,國家是何物?”
乾隆淡然地反問:“卿你以為國家是何物呢?請說說。”
陸謙韞掃視了眾人一圈後大聲回答:“在下不知國家為何物,故而不愛它!”
眾人一片愕然。但乾隆十分淡定。
只聽見陸謙韞接著說:“因為小民無法去愛一看不見摸不著之物。於小民而言,愛的唯陛下一人而已。因為小民讀書入仕之機會,是陛下所賜,小民將來之禍福生死亦全系陛下一人。因此,我唯對陛下一人效忠,而非效忠虛無縹緲之國家。”
一言既出,滿座皆驚。金鑾殿裡的空氣似乎凝固了。
青依也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