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而舒綠還沒從震驚中緩過神來。不但如此,夏涵毫不在意的態度,使得她的驚訝又加重了幾分。

他是真不在乎,還是故作姿態?

但以舒綠對夏涵的瞭解,他並不是喜歡偽裝的人,起碼在她面前是這樣。

“那……是朝廷在組織一次大型的修訂史料工作,將你們這些新進的編修也算進去了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每次建立新的朝代,建國者都會迅速組織人手編寫前朝史書,因為這意味著舊王朝的終結和新王朝的開啟。編寫史書是極為浩繁複雜的工作,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來支撐,一般最起碼也得幹個幾年,甚至十幾年也不足為奇。

但是一旦編寫完成了新史,那帶頭的也好參與的也好,肯定統統有賞統統升職,這可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成績。很多學者因此而躋身大儒行列,並不少見。

可大梁如今已經建國百年以上,前朝的史書早完稿又修訂過十幾次了。難道又發現了大量新的史料要補充進去?

夏涵笑著搖搖頭,他知道舒綠在想什麼。

“不是,我只是剛好被分配去重新整理資料而已。”

啥,還重新整理?那就是說本來不需要人去修什麼史書,故意把夏涵扔到資料庫裡去吃苦的吧?

據說翰林院收藏的書籍資料相當豐富,正因為豐富,所以……有很多資料庫多年都沒整理過,灰塵又大又陰暗,還到處是蚊蟲飛蠅什麼的。舒綠真沒法想象好潔的夏涵被分配到那種地方去工作

舒綠現在十分、非常、極其肯定,夏涵絕對是得罪人了。

而且,還不是小人物,是能夠無視夏伯卿在士林間的影響力的高官……不是說祝閣老想要讓夏涵當自己的孫女婿嗎?莫非……

“夏山長可知道此事?”一直沒有插話的展眉也開口了。

作為國子監的學生,展眉比舒綠還要清楚翰林院中的情況。怎麼會這樣呢?

“我父親前些日子到過京城,不過前幾天城禁解除後我就送他離開了。我的任命是他走後才下達的,等他到了江城我再給他去信吧。”

這麼說,是夏大儒前腳剛走,後腳夏涵就被人欺負了。沒有在夏伯卿在京時下這任命,還算有點顧忌……不過實際上也差不遠。

時間倒流回大半個月前,武烈營爆炸案還沒發生,夏涵的庶吉士考試剛剛結束。

那時,夏伯卿便抵達了京城。他是在接到兒子高中進士二甲第九名的喜報後,飛速坐船上京的。

新科進士的名單會在第一時間透過邸報——也就是官府內部報紙——的形式火速發往各地。接到邸報的官員當然也有義務,用最快的速度派報子通知新科進士的家人。

夏伯卿根本沒想到兒子真的能考中,還考得這麼好。

他前頭有兩個兒子,但是都還只是舉人。夏涵排行最小,又才十六七歲,居然一次就全部透過了考試,成為大梁開國以來最年輕的進士——即使是在夏家這種世代詩禮相傳的讀書人家,也是不多見的。

正因為如此,夏伯卿才會匆匆趕到京城。他擔心年輕氣盛的兒子,一下子就從單純的書院猛的踏進複雜無比的官場會適應不良,也是想趕在禮部和吏部給兒子分配工作前來替他走走後門。

卻不曾想,當他進京時,兒子已經透過了庶吉士的考試直接撥進翰林院當差了。更沒有想到的,是內閣大學士祝嘉樹竟讓中間人暗示他,想與夏家聯姻。

夏伯卿當然也希望兒子娶一位名門淑女。祝家的千金,無論如何也配得起夏涵了。況且聽說那位祝小姐花容月貌,才美無雙,想必一向眼界極高的兒子也不會有意見吧。

如果夏涵還是個在杜衡書院裡埋頭讀書的小書生,夏伯卿根本不必考慮他的意見,直接給他定親就是了。

但如今夏涵也是“有身份”的大人了。夏伯卿深深為兒子的成就感到驕傲,也就破例與兒子商議起他的婚事來——自然,是用很含蓄的方式。這年月不流行自由婚姻,夏伯卿本來也只是象徵性地通告夏涵一聲。

在夏伯卿心目中,這樁親事確實很不錯,他已經打算改日再見那中間人時,給予肯定的回覆了。

誰知夏涵卻很認真地告訴他:“父親,祝家這門親結不得。”

“為什麼?”

夏伯卿愕然地看著兒子。他沒想過兒子居然會反對這麼好的親事。當然,他也沒想過兒子已有了心上人。

“你……難道對祝小姐的條件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