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如蘭渾身一僵,當即鬆了手,略帶不甘的看著若芸,冷笑道:“賢妃娘娘,你當真不顧姐妹之情?”
“民女怎敢和娘娘沾親帶故?”若芸嗤之以鼻,盯著她半晌。拂袖轉身,“你還是好好想想,日後怎麼不給楚府添麻煩的好!”說著緊走幾步。
楚如蘭當即嚎啕,匍匐在地。
轎子給人抬著漸漸趕上若芸,裡頭有人輕咳。接著有悠然低沉的聲音傳來:“當真一副好心腸,可惜於這宮中卻是呆不下去的。”
若芸腳步一滯,卻只輕輕搖頭,自嘲一笑。
“郡主說了,姑娘此去危險的很,怎麼都要帶著防身。”抱著一大堆東西的丫頭說著,眨了眨眼。將一柄劍放到桌上。
若芸才收拾妥當,坐在堂中等著顧尹昭前來,自顧自喝著茶,聽著小翠一個勁的嘮叨。
“郡主還說,路上風沙大,你這個也要披著。”小翠邊說邊翻了件斗篷出來。
若芸瞅了眼她腳邊的大箱子。有些無奈道:“郡主還說什麼?”
“郡主……”小翠想了想,乾脆將東西一股腦兒的堆到桌上,“總之,郡主說這些姑娘你都要帶上。”
“都帶上我就能周遊列國了。”若芸哭笑不得。
小翠給這一句堵的有些不好意思,一旁的柔嫣探了探腦袋。從那堆物件中挑出最先的那把劍來,反手抽出,驚歎一聲:“哇,好漂亮的劍。”
“榮王府的東西定不是俗物,公主生於離國當真眼光獨具。”若芸瞧著這偏小剛巧合適她用的武器,便知榮瑛有細心挑選過,隨即嘆息道,“好吧,就帶上這個,別的我可帶不成。”
“這……”小翠雖有為難,但終於還是點了點頭,“郡主一大早便同程姑爺給薛大人請出門了,不便前來相送,還請姑娘不要介意。”
若芸給那一聲“姑爺”嗆到,隨後不可抑制的笑出聲了。
“姐姐,這裡公主的婢女都這麼好看,嫣兒都羨慕死了。”柔嫣盯著面容姣好的小翠,讚歎道。
“那柔嫣是想留下了?”若芸笑著問。
“不,嫣兒還是想去見王兄。”柔嫣趕緊吐了吐舌頭,使勁的搖著頭。
小翠被誇了心情頗好,衝著一身便裝的柔嫣道:“公主才是珍珠,無論穿哪國的衣裳都這般美,往後天寒了,公主要記得添衣哦。”
“嗯!”柔嫣得了讚揚,甜甜的回笑。
若芸聽著天寒,笑容漸漸隱下去,還記得那句“天寒勿念”,即便她事事紛擾、煩惱盡繞,無論如何忙碌與忽視都不可避免、越發思念起遠在龍華山莊的程清璿,彷彿每過一日心中的惆悵便更增一分,讓她柔腸百轉、奈何不得。
她聽著柔嫣與小翠聊,心緒卻已然飛去很遠的地方,直到顧尹昭帶著傅將軍在門口候著,侍從連喚數聲,她才猛然回神。
若芸帶著柔嫣出府,便見胡玉兒身著繡金下襬的絳紅衣裳相迎,大腹便便被裹在厚重的披風內,見她來了忙低頭道:“蘇姑娘。”
若芸不知該用何種態度面對她,只回了禮,扭頭朝整裝待發的顧尹昭道:“王妃要與王爺團聚,皇上開恩特赦。王妃只與數名僕婦過界即可。”
顧尹昭抬眸掃過若芸和柔嫣,又看了眼立在邊上的幾名老婦,當即應允道:“此法甚好,傅將軍也並未帶太多人,意在護衛我等,只要能順利接洽便能成功一半。”
一旁的傅將軍看了看樸素衣衫的若芸,當即將臉別開去。
若芸毫不介意的朝顧尹昭點頭,招上柔嫣與僕婦隨胡玉兒一同進了大車內,顧尹昭一聲令下,馬車便由輕騎護送著朝離京的道路前行。
豈知到了西城門,有人帶著官兵相迎,指明要若芸下車一見。
若芸滿腹狐疑,才鑽出車瞧見熟悉的臉龐,不禁脫口而出:“舅舅!”
楚大人像是才得了訊息那般趕著前來,官帽都未戴,見著她欲言又止,只點頭抱拳:“請暫緩出行,楚某有話要說。”
“舅舅……”若芸看著楚大人霜打似的蒼老容顏,竟有些不忍,點了點頭邀他邊上說話。
楚大人徑直朝城牆邊走,直到離人甚遠方才停下,未語先嘆,愁容滿面:“若芸,蘭兒鑄成大錯,你卻並未藉此落井下石,反而盡力保了我府周全,當真是好孩子。事到如今,我有一事與你說,你且謹記。”
若芸神色一凜,頷首道:“舅舅可是要說我暫住楚府一事?”
“正是。”楚大人有些難以啟齒,思慮再三才低聲道,“當年皇上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