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然而,全體僑工以其嫻熟的技術,大顯身手。他們頂著酷暑或冒著大雨,每天連續工作十小時以上,由第一天的每組裝配兩輛到繼後的一天裝配四輛。其高質量、高效率,忘我的工作作風,令美國工程師大為驚歎!“OK!OK!真想不到,這些華僑真了不起!”

南僑機工就是了不起!

當時,國內汽車駕、修技術人員十分貧乏。從海外歸來的這些南洋華僑 “技術優良、經驗豐富”。他們的歸來,及時地撐起了從教官、翻譯到裝配、駕車、維修等幾乎所有崗位,而幾乎所有的重點都落在抗戰大動脈的滇緬公路上。

西南運輸處仰光辦事處負責人陳質平得知僑工驚人的工作程序,及時向西南運輸處主任宋子良作了彙報。週會上,宋子良對受獎的僑工說“我是海南文昌人,你們南僑的海南機工為海南人爭了光。”

半年的苦戰,近千輛美國道奇、歐姆汽車就逐批裝配完成,由火車從仰光運到臘戍,非常及時地投放到滇緬路的運輸中。

在仰光的任務完成後,父親他們受命調到國內西南運輸處下關分處第八修理廠(王文松任廠長),搶修滇緬公路上的受損車輛。

滇緬公路,山高谷深、九曲迴腸,歷時十個月在陣痛中誕生,被稱之為“血路”。它承載的歷史使命築就了戰爭的歷史程序。在東南亞戰區,滇緬公路被譽為“中國抗戰的生命線”、“抗戰輸血管”。

“當年,行駛在滇緬路上的艱險,後人是無法想象的;太難了;的確太難了!”

一樣的經歷,相同的感嘆!

1940年5月,在緬甸臘戍待運的物資越來越多,滇緬路極差的路況使運輸車輛報損率很高。儘管南僑機工不分晝夜地搶運、搶修,其運輸任務仍然吃緊。海外華僑時刻關注著國內抗戰程序,南洋華僑籌賑總會先後向國內捐車(福特、雪佛蘭)三百餘輛。南僑機工組成華僑先鋒隊兩個大隊,爭分奪秒地加緊搶運由緬甸臘戍、八莫運往國內的物資,滇緬路承載的運輸急速加重。

……

2005年5月中旬;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已年過九旬、曾任西南運輸處十六大隊分隊長的梁文傑老人。在他斷斷續續的講述中,我聽到了在機工史料中看到的華僑先鋒隊隊長劉貝錦、副隊長連文瀛等機工的姓名。華僑先鋒隊隊部與西南運輸處十六大隊同駐芒市三棵樹。給梁文傑老人留下深刻記憶的是華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