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公路沿途山高谷深,地勢險惡,道路崎嶇,設施簡陋,加之敵機狂轟濫炸,路塌橋斷,險象叢生。南僑機工沐雨櫛風,披星戴月,歷盡千難萬險,確保了這條抗日生命線的暢通,被譽為“粉碎敵人封鎖戰略的急先鋒”。在執行任務中,有一千多人因戰火、車禍和疫癘為國捐軀。在滇黔、滇川、廣西、湖南公路以及印度阿薩姆邦汀江機場,南僑機工也擔負抗日軍事運輸任務,勳勞卓著。他們以自己的生命、鮮血和汗水,在華僑愛國史上譜寫出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也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抗日戰爭勝利後,約有一千名南僑機工復員回到南洋;留在國內的同志,新中國成立後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繼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半個世紀過去了,南僑機工的偉大獻身精神一直鼓舞著海內外的炎黃子孫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統一祖國而努力奮鬥!
為了表彰南僑機工的光輝歷史功績,並激勵來茲,特樹豐碑,永志紀念。
雲南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九年五月
當時,雲南省黨政領導人以及專程從北京趕來的全國僑聯副主席莊明理參加了紀念碑落成典禮。如今,該紀念碑已成為世人追憶南僑機工偉績、憑弔為國捐軀者的英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透過這次活動,我終於在南僑機工雲南聯誼會見到了南僑機工老人王亞六、翁家貴、羅開瑚。這三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年齡最大的有94歲,最小的也有87歲。這些耄耋老人身上的那份激情深深感動著我。
王亞六,福建莆田人。他在滇緬公路上,有過一段難忘故事。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