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的野兔毛攢的也挺多的,還有大黃弄回來的獵物,駝鹿狍子,大大小小的皮子攢了不少。都留著冬天做衣服的。
挑出十來張毛色相近的野兔皮,還有幾塊碎狼皮,這個給大舅媽想做什麼,她自己琢磨去吧。
將剩下的都收起來,玉溪想了想,等回來還得給三娃做一身,這小傢伙冬天在屋裡待不住了,總惦記往外跑。聽說現在出了一種羽絨服,也不知道保不保暖,
東想西想的,就到了出發的時候,家裡的事情還是交給三叔他們,因為大姐一家還有大柱都跟著玉溪走了,家裡活還真是不少。不過家裡動物也不怎麼用他們操心,大黃和刀疤一直也沒用玉溪養著,它們都是自己狩獵的,除了來玉溪這裡住,基本上跟以前沒什麼區別。連帶的四隻狗現在也時不時的跟著進山,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四隻狗已經能合圍野豬了。
母羊小羊還有兔子也不用喂,每天自覺自動的去家附近吃草,身邊總會跟著狗或者狼,偶爾大黃也客串一下放牧犬。多數時候懶洋洋的趴在那。一家子都早出晚歸的,三叔三嬸每天早上把大門開啟,晚上再清點一下數目,隔三五天它們做一頓苞米麵餅子就行。
真正需要他們操心的是院子裡的篤柿,院子裡的篤柿已經開始結果,估計一個月左右就能結果,這東西成熟時間不一樣,採摘時挺麻煩的。玉溪看過雖然院子裡種的不多,可是架不住結的果子多,肯定要豐收的。他只能儘早回來。
終於坐上了開往京城的火車,這次他們一起的人多,浩浩蕩蕩的,十多人佔了三排座位,因為人多玉溪他們沒坐臥鋪,他們也捨不得坐臥鋪的錢。三娃和二娃是第一次坐硬座,感覺挺新鮮的,加上人多熱鬧並不感覺多麼難過,晚上睡覺就躺在椅子上,其他人分兩股一股躺在硬座上,一股直接躺在凳子下邊了。呼嚕打的震天響。
火車到站,出了站臺,玉溪就看到大舅站在出站口等著他們。
“大舅。”有一陣子沒見,大舅好像胖了。
“老遠就看到這小東西了。”大舅伸手把三娃抱在懷裡,“嘿,小胖子舅舅都抱不動了。”
三娃在他懷裡一個勁的動,時不時的咯咯的笑兩聲。
張志輝跟著玉溪認了認人。然後帶著他們坐上火車站拉客的大發,這車一次能坐七個人,他們打了三輛,誰讓這幫大小夥子一個個人高馬大的。
“大舅咱們這是去哪?”玉溪看著是往新店方向走問。
“嘿嘿你到了就知道了。”大舅還賣起關子。
車子在衚衕裡七拐八拐,玉溪漸漸明白這是去哪了“怎麼房子退回來了?”
“嗯,上個月他們新的宿舍蓋好了,就搬過去了。正好你們過來也有地方住。”說話間就到了玉溪家的四合院。這院子是玉溪姥姥當年的嫁妝,玉溪大舅以前帶他從這裡走過一次。不過沒進去。
下了車,就看到四合院大門,大門是金柱大門,在院子東南角。
張志輝開啟大門,一行人往裡走,大門正對面有一個富貴吉祥的磚雕影壁,影壁緊靠著東廂房的山牆。
轉過影壁這就是一個四合院,北面正房三房兩耳,東西三間廂房,南方五間四合院院門佔最東邊意見。
四合院中間是一個四方的院子,地上鋪著青石,西廂房南邊有個自來水池。院子裡的窗戶還是支摘窗,上面是格子窗,下面四角迴文的大玻璃窗,院子整體上看來很嚴謹。
“這裡還保持著當年的樣子,幾乎沒被破壞,著窗戶門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大舅有些懷念的看著這個院子。張家老宅已經看不出樣子了。
張志輝開啟正房大門,然後又開啟後門,玉溪這才知道,這房子竟然是個兩進的宅子,看到後院玉溪眼睛一亮,這後院有北方五間,除此之外東西有一模一樣的房子,房子規模小,只有一間半,這就在後院形成一個東西長,南北窄,有些封閉的長方形院子,院子西邊是層層疊疊的假山,又用山石圍成個小魚池。東北角是一棵石榴樹,樹冠濃密樹身高大粗壯,應該有些年頭了。東邊除了那棵樹其他地方都空著,沒鋪青石,卻用鵝卵石鋪著梅花圖案。夏天的時候可以在院子裡乘涼。
玉溪不止一次聽大舅說這處宅子很精緻,之前外院沒什麼感覺,在這裡卻是體會到了,這個小院子四面整齊兩兩對稱,四面房子雖然沒有連線在一起,可是屋子前面都帶著簷廊,連線緊密,看起來就跟迴廊一樣,房子上的彩畫還能看出原貌。院子小巧精緻,私密性極強,只有前面正房才能進入。
“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