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部分

由於這本書在流傳過程中曾遭後世文人多加竄改,所收詩歌總數增加到870首。在封建道統思想的影響下,這部詩集曾屢遭詆譭,但仍然對我國古典詩歌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

南朝時期,非常普遍的使用史游的《急就篇》和蔡邕的《勸學篇》作為蒙學教材。由於統治者實行“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一些出身低微的作家得不到統治者的重視,而“學而優則仕”又是古代文人的主要出路,因此,一批學者逐漸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學童身上。他們編寫了大量的蒙學教材,除馬仁壽的《開蒙要訓》和周興嗣的《千字文》尚存於世外,其它大都佚失。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周興嗣的《千字文》。

《開蒙要訓》的內容主要介紹自然事物、社會名物、寢處衣飾、身體疾病、器物工具、飲食烹調、農業耕作、樹木鳥獸等。形式上採用四言韻語,便於兒童的學習和記誦。如“乾坤覆載,日月光明。四時來往,八節相迎。”春花開豔,夏葉舒展。□□秋落,松竹冬青。“筆硯紙墨,記錄文章,童□習學,易解難忘。”全書一千四百多字,涉及廣泛,注重實用,語言質樸通俗,至五代時期仍在傳抄流行。

《千字文》的作者是南朝梁代的周興嗣。《梁書…周興嗣傳》載:“周興嗣,字思纂,陳郡項人,漢太子太傅堪後也。……興嗣世居姑孰。年十三,遊學京師,積十餘載,遂博通記傳,善屬文。……自是《銅表銘》、《柵塘碣》、《北伐檄》、《次韻王羲之書千字》,並使興嗣為文;每奏,高祖輒稱善,加賜金帛。”《千字文》前的小序說:“興嗣,字思纂,陳郡項人。上以王羲之書千字,實興嗣次韻為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他奉梁武帝命把常用漢字編成《千字文》一卷,全文采用韻文形式,通篇四字一句,共250句,在極短的篇幅內容納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涉及天文曆象、歲時變化、名貴物品、古代帝王、品德修養、建築文化、歷史地理、士人農桑、生活起居等。如開篇寫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從開頭這幾句,就可以看出其行文注重聲律對仗,講究用典文采,押韻和諧,抑揚頓挫,具有四言詩歌的形式特點,即使完全當作詩歌來讀也無妨。這本書一直沿用了1500多年,至今在民間仍有一定影響。

南朝時期生肖文化逐漸盛行。活躍於梁陳兩朝的著名文人沈炯有一首有趣的十二生肖詩:“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懷。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據說這是我國第一首生肖詩。這首詩在首字按排序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特點,可謂別開生面,文采娛人。這首詩對於生肖文化的傳播有一定影響。

第六節北朝時期的詩歌教育

439年,鮮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權在孝武帝拓跋燾時統一了北方,社會逐漸安定。孝文帝拓拔宏遷都洛陽後,尊崇孔子,提倡儒家禮法,推廣使用漢語,積極推行漢化政策,重用漢族知識分子,促進了民族文化的融合。當時首先受到重視的是直接有利於統治軼序的儒學,文學也開始出現轉機,但文學的地位遠不如在南方那樣重要。當時文壇上的領軍人物溫子昇、邢子才、魏收等,其詩歌作品主要是模擬南朝文學,成就不高。北魏分裂後,北方先後出現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四個王朝。581年,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這一時期雖然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但各族人民逐漸走向民族大融合。當時進入中原的各個少數民族逐漸漢化,後來大都成為漢族的一部分,並以他們的文化極大地豐富了漢族的文化,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北朝後期,南方許多著名文人流入北方,如庾信、王褒等,受到北方文人的高度推崇。他們開始結合南北文風之長,創作了足以代表北朝文學最高水平的詩賦作品,為後代文學開闢了新的道路。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自幼隨父親庾肩吾出入於蕭綱王府,後來成為蕭綱的東宮學士。作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與徐陵並稱為“徐庾體”。後奉命出使西魏,因梁為西魏所滅而滯留北方。西魏和北周皇室一向傾慕南方文學,庾信又有盛名,因而頗受器重,被尊為文壇宗師,受皇帝禮遇。庾信前期作品多為宮體性質,輕豔流蕩,富於辭采之美。羈留北朝後,其詩賦抒發了自己深切懷念故國鄉土,因身仕敵國而感傷、因不得自由而怨憤的情感,風格也轉為蒼勁悲涼。所以杜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