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答:“找到的至少有十二具屍體,都是寺中的僧人。”
鐵手問:“苦耳好像不止有十二位弟子。”
何孤單道:“對,至少還失蹤了兩人,我正遣人追查。”
鐵手又問:“戒殺死了,他手上那五名殺手呢?”
何孤單答:“不見了。”
鐵手追問:“什麼不見了?是連屍首也找不到嗎?”
陳風這回讓他回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
鐵手長吁了一聲:“也許,我們這些疑問,只怕要找到這些失蹤的殺手、和尚,才能一一予以解答了。”
聽到這裡,何孤單忍不住大聲說出他憋了好久的話:
“會下會是一人殺一個,然後互相陷害?查叫天殺了耳大師,放了跟他狼狽為奸的戒殺大師之人,然後故意刻下孫青霞的名字,好嫁禍於他;後來孫青霞赴上了大角山,只戒殺沒及離開,他不甘受誣,又抹下去石上的字,便殺了戒殺,又留字拖查叫天一併下水……也許孫青霞的掌力沒那麼高強,但這魔星身邊未必沒有能人。”
鐵手看看何孤單,目中有佩服之意:“你的想像堪稱一流,豐富極了。”
陳風道:“何老弟說的那也是極可能的事。反正,像孫青霞和查叫天這類人,既可心混在一道,也可以打在一起,都是煞星,只不知道到頭來到底是誰殺誰。”
鐵手臉色忽然凝肅了起來,十分蕭瑟的道:“只不過,如果孫青霞真的上抱石寺來作案,那麼……”
就沒說下。
陳風不禁問:“那麼什麼?”
鐵手的話說得很輕,但一定一句斤兩十足:“那麼,那昨日竟夜跟我們一起喝崩大碗、一齊飛刀殺敵、一塊兒抗洪救人的年輕人卻又是誰呢?”
七、千里恩怨一線牽
鐵手以一雙鐵般的硬接了詹通通六腳。
詹通通仍在攻。
鐵手仍在守。
看來兩人都鬥了個旗鼓相當,誰敢沒吃虧。
還是有分別的。
而且已分出了勝負。
分別就在:
鐵手仍在進,
進了六步。
詹通通卻在退。
退了六次。
詹通通是何許人物,他身經百戰,時敵無算,一招失利,已然覺察。
這次已是極大的例外。
他得要在攻在第六腳,才驚覺自己表面上是佔了上風,其實已給對方進迫了六步。
六大步。
他守在這兒.等候鐵手的到來,原有兩大目的。
一,要秤一秤鐵手的斤兩,殺一殺他的銳氣——沒有“天王”的命令,就不許他上山一步。
他挫對方越甚,對方就越會可能接受“天王”的安排、臣服於“天王”的威望之下。
所以他這一關不能失。
二,順此藉口將鐵手擊敗,最好將之擊殺。——要知道“一線王”近日竄起,雖可在武林,翩廷呼風喚雨,但聲威始終仍略遜於諸葛先生,就連邢部另一炙手可熱的人物:“捕神”劉獨峰和他手上的六大弟子,名聲也遠不及諸葛小花與四大備捕。
如果“天王一黨”欲雄霸天下,要將諸葛實力併吞,取而代之,自己就首先得要勝上這一場,要是自己雙腿把鐵手踢了下山,日後再在腿功上挫追命,那麼,諸葛先生的名將“四大名捕”既比不上查叫天的“四大神將”(“戰將”是詹通通自己,“詭將”是餘樂樂,“天將”和“主將”則分別是陳貴人與李財神),別人自然也會認為諸葛小花的勢力遠不如“叫天王”的了。
這種層次的“雄霸天下”不是普通武林上謂的名位之爭,誰要是有這種實力,自然就會受朝廷(從天子到太傅、相爺乃至地方上吒叱風雲的“小朝廷”如朱勵父子)的重視,爭相靠攏招攬。自然就有好處無窮了。
所以他這一戰只是開始,不可有失。
也不得有誤。
可是他一上來,就失了六著。
退了六步。
他本該是寸步不移。
但鐵手依然上山。
前行。
勢莫能當。
詹通通心在下沉。
腳卻飛踢。
雙飛踢。
左飛踢右太陽穴和後玉枕穴。
右急取前咽喉及左顴骨臉門。
——他攻的卻是鐵手的死穴。
也是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