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搖。大皮球,跳跳跳,一上一下跳跳跳;

“吹泡泡,吹泡泡,吹了一個大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砰”,泡泡不見了;

“小飛機,飛飛飛,帶我飛到北京去,帶我飛到天安門;

“雪花飄,雪花飄,寒冷的冬天來到了。小朋友們穿棉襖,蹦蹦跳跳身體好;

“好寶寶,有禮貌。進園叫聲老師早,回家叫聲媽媽好,大家都說寶寶好。”

…………

除了上面這些比較短的兒歌外,星星還能背很長的《拖拉機》、《走上街,走下街》、《推磨嘎磨》等傳統方言韻歌。因為我們輔導的重點並不在唐詩上,所以,星星現在還背不了多少唐詩,只背得來《草》、《靜夜詩》、《畫》等不多的幾首。我們現在放的磁帶有很多是流行歌曲,象《一無所有》、《熊貓咪咪》星星基本上能夠從頭到尾唱完。有一盒叫《中國娃娃》的磁帶,那裡面的歌曲星星大部分都會唱。平常沒事,星星的嘴裡都不停地哼哼著一些歌曲。

星星在音樂方面也許是有一點天賦的。有一天李芳華從鄉下回縣城,準備到重慶去參加英語本科考試。晚上李芳華來約李雪瑩出去耍,她在下面的壩子喊“雪瑩雪瑩”因為我和李雪瑩在壩子另一邊的那間屋子裡,沒有聽到李芳華的喊聲。這個時候,星星正在門外樓梯口和夏昇、項玉等小朋友一起耍。她聽到李芳華的喊聲,就急忙從外面跑進來對我們說:“大姨在喊雪瑩哎。”

“真的是李芳華呢!”李雪瑩跑到涼臺邊向下張望,看到了李芳華。“不是星星來說,還要讓李芳華在下面使勁喊呢。”李雪瑩感嘆地對我說。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它也確實很說明問題。要知道,李芳華在鄉下教書,回縣城來的時候也不是很多,星星和她的接觸也是有限的,但她居然僅從音色上就能分辨出是李芳華的聲音,這難道不可以說星星的“樂感”也是相當出眾的嗎?

很顯然,這是我們從胎教,到嬰兒教育,到現在的小兒教育一貫重視音樂教育的結果。星星的這種音樂天賦不光表現在她較強的記憶力和出眾的樂感上,而且也表現在她唱歌時的自由發揮上。星星經常用替換的辦法改詞,比如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她唱著唱著就改成了“世上只有奶奶好”、“世上只有爺爺好”……在唱《東方紅》時,歌詞本來是“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星星也改成“中國出了個陸星星”,然後,把所有她認識的親人都唱個遍。

在家教中,人們經常談到遺傳問題。當然,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第一位的因素就是記憶力。而且根據我的觀察,不同的人在記憶力上的差別很大,這才造成了人與人之間在能力、水平上的強弱高低。假如把人的記憶力分為上、中、下三個等次的話,星星應該是屬於“上”或者接近於“上”的。

但是,在種種欣慰之後還是有一點遺憾。

現在星星在學習上有一個表現很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我這裡所說的“注意力”是充分考慮了孩子年齡特徵的“注意力”,也就是說,以星星這個年齡標準來衡量,星星在學習上的注意力也是比較差的。比如星星已經可以很輕鬆地從1數到10了,但你讓她數數,她經常只數到3、4,然後就去做別的事去了。星星為什麼不能從頭到尾數完呢,從1數到10需要多長的時間呢,這個要求對星星來說很高嗎?並不是!可能有人認為孩子這樣小談注意力沒有什麼意義,但我認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孩子在任何年齡都是需要注意力的,沒有注意力,理解、思考甚至記憶,一切都無從談起。

看來,還是要歸罪於那可怕的“爛德性”。

為什麼它無處不在?

九 主動和被動

主動和被動

“五一”節晚上,我們帶星星上街去耍了一會兒。回家的時候,走到武裝部門前,看到在放露天電影。因為人比較多,在正面已經沒有較好的位置了,我們只好到銀幕的後面去看。我們放下星星,讓她學做電影裡的舞蹈動作。但星星並不規矩,一會兒她就在我們蹲下的地方亂跑起來。她跑前跑後、嘻嘻哈哈,顯得很興奮。突然,我心裡產生一個想法,我想逗一下星星。我拉李雪瑩快速退到街道的邊角上,這樣星星跑回來時就找不到我們了。星星迴到“老地方”,沒有看到我們,便抬起頭在四周辨認。但她找了有半分鐘,還是沒有發現我們,她便向我們住的政協方向走去。星星走了很遠,已經走到街巷口的“迷你理髮店”了。這個時候,星星又停下來繼續仰頭尋找,找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