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
六、我已認輸
這一下遽變,令在旁觀戰的大胃、言尖、龍舌蘭等,莫不為之大驚失色:
大家都知道餘華月臉上嵌著銀晃晃的竹籤。
這是一個事實。
大家也都只以為這只是“小妖怪”鑲置的飾物——正如一些保持了遠古風俗的民族一樣,喜把金銀珠寶,乃至避邪助威的“飾品”(甚至是人骨、骷髏)在臉上、脖上、身上佩掛似的。
沒想到,這絕非飾物,而是暗器。
而且是極其厲害的暗器。
一發不可收拾。
“小妖怪”餘華月就是這個樣子,他不怕醜、也不怕難看,更不怕難堪,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要為了存身、活命、奪得勝利、成功。
所以他成功了。
他成功的暗算著了孫青霞。
孫青霞在叫一聲,全身一躬,仰天倒下。
“流氓軍”的人,頓時齊喝了一聲轟天彩來。
——他們都跟隨這“餘三當家”出征打仗多次、久矣,自然心裡清楚他的殺手鐧,他們內心也早就期待三當家的能使殺手把那態度囂張的傢伙幹掉!
果然得手!
餘華月一向是待人態度越是謙遜,下手就越重、越是厲害、毒辣。
他一直以來都認為:要害一個人,就得對他友善;若是待對方不夠友善,那就是對敵狀態了,那又如何成功的害得好對方?
因此,他常常得到成功。
正如這一次,他也取得了勝利。
孫青霞倒下了。
——他的“飛籤一殺”自是支支淬毒。
由於餘華月姓“餘”,武林中有一個著名的幫派“飛斧隊”,隊員大多是“餘”姓高手,組合而成的,餘華月一度加入成為其中一員,在七次戰役中奪過功,兩次使用過這“奪命飛籤”。
但他卻受到“飛斧隊”副隊長“飛斧神幢”餘銘鈴的責難。
“你怎麼在暗哭上淬此厲毒?”
“既然用暗器對付人,那就是旨在殺人了——既要殺人,何不淬毒?”
“就算淬毒,也不必動用這種‘拉柴’之毒。”
“這毒只是夠毒,也沒啥不好?”
“還說沒什麼不好!這毒只要沾了,不死的人也得要變成半身不遂,或雙手、雙腳、四腳都不受人的控制,這樣對一個武林高手而言,形同廢人,未免殘忍!”
“毒藥本是殘忍的。毒死的最好,毒不死的,至多,我加一槍戳死算了。”
“可是……我們‘飛斧隊’的暗器是從不淬毒的。”
“你們用的是斧——我用的才是暗器。”
“你!——你不配用斧!”
終於,餘銘鈴不知激於義憤,還是實在瞧不順眼這個心狠手辣而又離經叛道、自私自利但又有過人之能的同宗,到底還是逼餘華月退出了“飛斧隊”。
這使得餘華月到頭來還是加入了“流氓軍”。
他的方式依然不改。
風格依舊。
他的“飛籤一殺”依佯淬毒。
——淬的依然是“拉柴”之毒。
一種專門破壞人的腦神經中樞,使人的心、肌、神智全遭徹底破壞的毒。
惡毒的毒!
好毒!
至少,這毒已毒倒了孫青霞!
問題是,就算餘華月的竹籤沒淬毒,孫青霞也一樣不會好過。
因為他已著了餘華月的“飛籤”——小妖怪發射竹籤的方式和手法是直接而了當,竹籤自他臉上什麼部位射出米,就射打向敵人的同樣部位去:
沒有比這更直截。
沒有比這更具殺傷力。
孫青霞既著了,就一定倒。
餘華月一招得手,心中得意,但卻絲毫不大意。
他將十字槍一綽,神龍擔水式,左右逢源格,左手勒馬點兵訣,馬上聚神留意。
孫青霞的同黨有沒有趁此攻來?是不是要乘此迎救他?有沒有什麼動靜——他不想這頭跑了個孫青霞,那頭則反而受其他敵手所趁。
沒有。
沒有動靜。
許是因為孫青霞明明已佔了優勢,但卻遽變猝然,為他所擊倒,言尖、龍舌蘭等一時還接受不過來,而不及有所行動。
餘華月覺得自己很應該在這場合說一些話,把場面鎮下去再說:
“我奉勸大家別打了,這姓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