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有了線索,但是當三個紫袍公公帶著神武軍的人趕到地方時。 第一處,西市番坊的鐵匠鋪早已人去樓空,鐵匠鋪的老闆和鐵匠兩天後被發現死在城外亂葬崗。 第二處,薦福寺主持和四個和尚在夜裡就服了毒藥,趕到的時候,屍體都已經僵硬了。 第三處,萬年縣衙查出來四處院子的戶主是同一人,但是一個月前死在了平康坊,死因是馬上風,家眷對四處院子也是一問三不知,就連府上的管家也不知道男主人有那麼多錢買下院子。而院子之前的主人,用了一旬時間調查,發現都被強盜殺死在了回老家的路上。 刺殺太子的人無疑掐斷了所有的線索,離宮內趙鈺民雖然暴怒,但是沒有線索,讓背後之人無從查起。 這樁案子成了無頭懸案,而蘇策也是個半個月之後回到了蘇莊。 有甲冑的保護,讓蘇策身上的傷口不深,雖然是皮肉傷,比起旁人同樣的傷勢起碼得兩個月,不過蘇策有意掩飾下,傷口癒合的速度無疑慢了不少,回到蘇莊後,蘇策就不用掩飾了。 這半個月蘇莊的人也緊張異常,長安封城三日,說是城裡出了亂子,李常幾度想進城去找蘇策,但是十六衛的把守太嚴,沒有機會。 蘇莊的人身家性命都寄在蘇策一人身上,蘇策要是出了事情莊裡面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啥好日子過了。 李常瞞著蘇家人,不敢說出實情,因為蘇策父母年齡大了,主母王蘭有孕在身,長安城的訊息李常不敢說,畢竟蘇策還在城裡,所以李常選擇瞞著訊息,只說將軍在東宮忙著事情,脫不開身。 蘇策回來後,對於李常擅作主張瞞著訊息的做法也是認可的。 夜裡,蘇策沒有回到自己的院子,身上帶著傷,還在前些天沾染了人命,蘇策也怕衝到王蘭的胎氣,把情況給家裡三人說了一下,就暫時住在了李常家裡。 夜裡無事,蘇策和李常往往會聊很晚,畢竟蘇家雖然決定事情的是蘇策,但是辦事的離不開李常。 成為親衛,意味著李常已經把自己的命運和蘇家聯絡到了一起。 對於李常這次獨當一面的能力,蘇策很滿意,蘇老爺子挑人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毒辣,當初讓李常做管家的決定很正確。 李常和蘇策聊天的時候,也跟蘇策交了底,李常和蘇老爺子幾個月前就讓親衛們,在河灘地藏了一艘船,要是真是出了什麼事情,惹上了麻煩,親衛們立刻讓主家的人坐船出海。 這件事蘇策還是第一次聽到李常提起。 李常當時是這麼說的,“將軍,長安城爭權奪利的事情太多,我聽過幾個奴兵提過,所以給家裡得留條後路。老爺子也給我說過幾次,這些主意都是按著老爺子的想法做的。” 同時,李常還給了蘇策建議就是去南山買下一片山地,最好是蘇家嫡系都搬過去,萬一遇到動亂,親衛們帶著主家的人往南山裡面一鑽,外面亂成什麼樣子,嫡系血脈總是可以保留下來的,不過這需要用十幾年的時間去徐徐圖之。 聽到李常這麼說,蘇策也隱約覺得勳貴們的府邸雖然在長安城,但是為什麼都會在南山置辦莊園,怕是根源也在這裡,畢竟南山下的地可趕不上長安其他三面的地力肥沃,就這樣,南山下的地價比起其他三面的地能貴上一倍有餘。 蘇策也覺得給自己家留條後路很重要,蘇策也允了李常的提議。 等到年底家裡攢夠了錢,也去南山腳下買一座莊子,至於渭河這塊地,就只能放棄了,作為一個普通的農莊。 蘇策一邊養傷,一邊和李常還有蘇老爺子商討著家裡以後的發展。 長安城裡面也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離宮傳了三道旨意。 南衙十六衛換掉了六個大將軍,一個侯爵削為伯爵,四個伯爵被奪爵。 太子左右率,左衛率與右衛率翫忽職守,臨戰怯戰,兩人皆被奪職,流放嶺南,親勳翊三府中郎將被奪職,其父輩被奪官罰俸一年,引以為戒。 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哭就有人笑。 當天親勳翊衛中,戰死的家裡各有撫卹,父輩為官者晉一級,有子嗣者嫡子候補為父職,其餘眾親勳翊衛因戰負傷者晉一階,斬敵者晉兩階。 而蘇策也在第三道聖旨的晉升名單中,不過蘇策的品階卻沒有得到晉升,而是給了一個實職——正四品上的太子左率府左衛率。 掌管兵仗,儀衛,管轄諸曹,親衛,勳衛,翔衛各一府,五個折衝府。 蘇策一躍成為成為太子十率中統兵最多的兩位衛率之一。 東宮十率仿南衙十六衛而置。分別是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監門率、左右內率。 每府各有衛率一人,正四品上。副率一至二人,從四品上。其下各置有長史一人,正七品上。 錄事參軍一人,從八品上;倉曹參軍一人,從八品下;兵曹參軍一人,從八品下;胄曹參軍一人,從八品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