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國公子孫,身上有了公幹之事,姜瀾和項瑁說一句用人,排隊的人能擠破門檻。 休沐的時候,蘇策見過營門口接姜瀾的人,是一個穿著青衣的中年人,蘇策和姜瀾說著營中的事情,這個中年人插話了,卻不惹人厭煩,每句話都是深思熟慮之後說的,是一個說話很有條理的中年人。 大乾國力雖盛,但是這世上可沒有絕對的平均。大部分百姓有田耕,有糧吃,沒有土地的人,就在城裡做工養家,這個中年人也是其一,不過比起工匠掙得辛苦錢,這個中年人言談舉止看來是讀過書的,雖然不能進入仕途,但是做一個府上的客卿還是很合適的。 明年開春,大乾科舉會如期舉行,這些天,蘇莊請來的講習們,一邊給莊裡的孩子教書,一邊溫習功課。 這些講習沒有在長安城裡面參加詩會揚名,而是踏踏實實的看書育人,這種性子和蘇策很像,蘇策沒有提過,但是確實想過,臨到考前給這幾人去求幾封拜貼,讓這些講習可以混個臉熟,若是真的考中了,那麼蘇莊也落個適合讀書考學的名頭,到時候招下一批教習就容易多了。 當然蘇莊也不是藉著這個名頭坑人,莊裡的講習今年有兩人把家人都接來了蘇莊,主要是蘇莊的生活平靜,而且受人尊敬,平日裡只需要抽出來一晌時間,給莊裡孩子教教書,認認字。 莊裡分給講習一人一套青磚小院,每月除過十貫月例錢,還有莊裡莊戶們送的各種各樣的當季瓜果蔬菜,糧油米麵。 莊戶們送東西的目的,這些講習們心裡清楚,其他村子的莊戶孩子可沒有書讀,平日裡給講習送些東西,盼著講習們能真給孩子們交點真東西。 雖說窮文富武,但富武說的是養將,少年郎在折衝府的兩年也是大乾在養兵,而窮文可不是真窮,除了書籍、筆墨紙硯外,還要有老師教授,家中少一個勞力,所以供養一個讀書人用起錢來真不是一個小數目。 蘇策盡心盡力的帶著姜瀾和項瑁,兩座公府沒有給錢財或者前程保證,說這些,很見外,只是幫些小忙,比如給蘇莊抄送一些典籍,用於學堂。 投桃送李的方式,沒有讓人有被施捨的感覺。 很顯然,選中蘇策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考慮觀察的。 人之一生,無外乎運勢,同批府兵中,蘇策以烽燧一戰轉官身,徵北一戰獻策破軍得爵,時也命也。在運氣好的背後是能力的支撐,因而選中蘇策未嘗沒有借勢的原因。 戰場上廝殺出來的人嘴上說著諸邪易闢,但是比誰都信運勢,生死之間得見大恐怖,由不得不信,不然很多戰場上的事情說不通,最終歸結於運氣,運勢。 蘇母和王蘭來到長安後,信了佛,每月都會去長安城裡面的寺廟去燒香拜佛,只求蘇策身上少一些煞氣,上了戰場可以平安歸來。 對此,蘇策不信鬼神,但兩人有些事情可做,求個心安,一些香火錢,對蒸蒸日上的蘇莊來說,家裡女主人花點錢不算個大事,蘇策也就聽之任之,該帶護身符就帶。 晚上,蘇策去看了看那幫半大小子。這些沒有成年的食邑們,現在幫不上蘇策,但是以後可說不定。 蘇策還在巡視著這些半大小子有沒有好好睡覺的時候,李常匆匆忙忙的跑了過來。 “伯爺,夫人要生了,王嬤嬤讓我來叫你。”李常跑出來一身汗。 “老李,你這身子骨可有些虛了!半拉月都沒在校場上見過你了!”蘇策不慌不忙的打趣了一下李常,這才往內院走去。 蘇策在前面大步流星的疾走,李常感覺自己都跟不上,不時小跑幾部。 蘇策剛一進內院,就聽到了,王蘭的聲音。 蘇策腳打了一個踉蹌,踢了一腳門檻:“明天換了!” 蘇策進了後院,王嬤嬤攔著蘇策,不讓進去,說是裡面汙穢,怕衝到蘇策。 蘇母陪著給王蘭鼓勁,請來的幾位穩婆也在裡面,王嬤嬤說完也進了屋子,只留下院子蘇策父子和請來的醫者,丫鬟們端著熱水盆進進出出。 “莫慌!莫慌!”蘇老爺子一邊來回踱步一邊衝著急的跺腳的蘇策喊道。 蘇策點了點頭,但是這腿也跟著蘇老爺子一起開始走動起來。 整整半時辰,王蘭的聲音越來越大,蘇策的額頭冒出來一層汗水。 “大夫!”蘇策停腳步,看著兩個醫者,眼圈都是紅的。 “伯爺,夫人調養大半年,脈象平和,胎兒的宮位也正常,氣血旺,且聲音不衰,再過半個時辰,應該就可以了!”醫者很鎮定,妻子生孩子,丈夫心急如焚的場面見多了,這個時候醫者可不能添亂。 “要是還不生呢?”蘇策想要個準數,這會兒心裡慌的厲害。 另一個醫者摸著自己的山羊鬍子,說道:“參湯備好了,一個時辰時間,可用參湯。伯爺安心,屋內的穩婆在長安城裡可是出了名的,伯爺安心。” …… 不到半柱香的時間,一聲嘹亮的哭啼響徹蘇府。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