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做好了孤城一戰的準備,整座左武關在第二日便忙碌了起來。 趙羽帶著一百輕騎去了狼煙山。 七校尉手下三千五百老卒與左右都尉手下兩千新卒出關。 堅壁清野! 谷中有九胡遊騎,蘇策從一開始就沒有沒想瞞著九胡遊騎。 左武關周圍的林木遭了殃,粗壯的林木最先被砍伐,一股腦的運回了關內,除此之外,細一點的也被砍伐殆盡,大軍所過猶如蝗蟲洗地。 林木變成了木材,處理下來的雜木變成了柴火,蘇策和手下將校們忙著謀劃佈防。 而馬背上的趙羽換馬不停的往狼煙山送信。 事從緊急,三天後,左武關的求援文書剛到,趙羽帶著蘇策的信也到了。 三關都護公孫宗知道老帥李思哲的謀劃,這是安北十二軍頭兩年的佈局,如今到了收利息的時候了,他自然不能拖後腿。 中午到的趙羽都沒有來得及休息,連夜趕路趙羽的大腿內側都磨出了水泡,都護公孫宗在起草調令,趙羽就在堂中脫去褲子,秦山明拿著鐵針把棉線穿過趙羽大腿內側的水泡中。 “拿好調令,立即出發,左一左二兩座守捉城的糧草軍械能拿多少那多少。兩城守捉郎會幫你們一起運送。此戰,孤城在外,護好軍主,去吧。”公孫宗在寫好的布絹上用印,塞到銅管中,用火漆密封,蓋上自己的私印。 其他兩位副都護,長史,把抄錄好的文書副本蓋印放在鐵盒中留存,日後若是朝堂發難說三關都護府擅起邊釁也有個說法。 “喏!”秦山明扶著趙羽走出三關都護府,趙羽呲牙咧嘴的爬上馬背,一個騎兵用布條把趙羽捆在馬背上。 秦山明呼號了一聲:“出!” 五百輕騎從三關都護府所在的狼煙城西門奔出。 身後是四千新卒在狼煙山的新軍都尉帶領下往西趕去。 騎兵有調令在身走在前面,他們需要通知左一左二守捉城運輸糧草武備去左武關先行一步,而後面的跟隨的新軍護送著從狼煙城出來的車隊。 五月廿五日至,此為軍令,失期者,斬! 將作營三百人齊上陣,一根根原木被分割,武庫中床弩構件被啟用,在將作的手下一架架床弩成型,學徒們用工具切削著床弩所用的弩箭箭桿…… 谷北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在大地上綿延幾十裡,騎兵,步軍,羊群,走的不緊不慢。 谷南左一左二守捉城抽調了八千守捉郎,押送著糧草,武備,草藥,駑馬吃力的拉著大車把一車車的物資送進左武關。 如今的左武關可謂沒有下腳的地方,眾曹參軍忙的每天只睡三個時辰,很快將作監對面的四個百米長寬的倉庫十幾天就被堆滿。 人頭大小石塊壘在三里長街上,兩千步卒分去了左右塞,左右都尉成了空頭將軍,不過過幾日四千新軍到達,他倆手底下又有兵了。 左武關一共有三座主箭樓,高兩丈半,分為三層,佔據了三十米的城牆,寬兩丈,後面留著一丈的通道,另外還有六座角樓,長寬皆為三丈,坐落於城牆拐角,另外還有城牆每隔五十米一座凸出城牆的馬面,馬面上有箭樓,長寬皆為三丈,三面面敵,高兩丈,分為兩層半,下面兩層是磚石結構,上面半層是露天的木製女牆,這樣的馬面箭樓左右御五十座,左右塞五十座。 而在普通的城牆段,則是由將作監抽調部分將作和學徒,指點邊軍們製作木廊,所謂木廊是在原本女牆的基礎上固定木框,分為兩層,一層為原城牆部分和木排組成,上面則是木板和鐵釘連線,構成穹頂,頂上是木製女牆,這裡不設兵員防守,只有敵軍登上來的時候,這裡才會派兵將敵軍趕下去。 木廊即可防止敵軍箭矢拋射,又可作為弩手的站位。每隔一米一個孔位,用於弩手防守,在木廊後面的空地上是弓手的戰位,他們可以在這裡向外拋射羽箭,也可以登上木廊二層攻擊爬到近前的敵軍。 除此之外槎牌、遮箭架、叉竿、抵篙、鐵提鉤、守城木立……也製作了不少。 至於之前製作好的床弩到十九日已經搬上了各樓中。 主箭樓十二具床弩,另有六具床弩備用,凸出城牆的角樓設有十六具具床弩,另有八具備用,馬面上的箭樓設有兩具床弩,另有一具備用。 三座主箭樓,六座角樓,一百一十二座馬面箭樓,總計床弩五百三十四架,三分之一為備用床弩。 當城牆上如火如荼的建設初具雛形後,各軍開始選兵,守軍分為三等。 一等為弩手,關內原有臂章弩六百張,後面將作營有製作了四百架,湊足了一千張,一千弩手多出於老邊軍。 二等為弓手,刀盾,槍盾,床弩手,共計三千人。 三等為輔兵,共計一千五百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那兩千新卒。 廿三日,趙羽和秦山明趕回了左武關,隨之一同前來的還有四千新卒和第三批物資,也是最後一批物資,兩座守捉城被搬空了,除了給自己留下來四分之一用於谷南段葫蘆口防守,剩下四分之三都送給了左武關,這讓左武關越發擁擠。這章沒有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