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監事關軍方傳承,勳貴們不允許文臣插手,文臣們忙於民政也無心去爭,況且此次新設一監還是太子趙載承一力促成。因而建章監的設立可謂順風順水。 建章監有品的位置細數下來有近四百,而第一批進入建章監的武子人數只有三百人。 四百建章監的位置,原來的十二將門,現在的十二武侯佔了四成的位置,主要就任將習一職,畢竟論起養將還是將門最為擅長。 紛擾兩月,建章監雷聲大雨點小的坐落在建章宮舊址上。 勳貴們有意遮掩此處,北衙六軍因為改制填補都護府的空編,只留下了左右羽林衛。那些從祖地徵召出來的陵衛如今被填充到了都護府,讓各個都護府的實力沒有因為數量的減少而消減。 陵衛是一支很複雜的軍隊,這裡面既有大齊武帝西征的老軍之後,也有大齊獻帝當年的禁軍之後,還有乾太祖的禁軍和皇族子弟。 陵衛,顧名思義專職守衛帝陵,這樣的陵衛分散在長安城周邊各處,其中以祖地陵衛最強。 過去幾年北衙六軍被聖人趙鈺民先是填安北都護府,後又充各都護府,那批從趙鈺民登基就開始培養的陵衛正值壯年,戰力鼎盛。 改制一年,養息兩載,等到下一批府兵養出來,這些陵衛可以回到帝陵繼續守衛,也可以轉為府兵籍,畢竟帝陵周圍的土地已經被開墾了七成,為防帝陵土地緊張,陵衛這支大乾的預備軍失去銳氣,歷代帝王都會隔些年份遷出來一批陵衛,顯然,聖人趙鈺民也是這麼打算的。 建章監的新設,最熱心的便是左右羽林衛,羽林為軍名,而建章則是信仰。 大乾人可信教,卻無信仰。 大乾崛起於危難,危難之際,神佛不顯,是府兵一刀一刀殺出來的太平。 改制的影響在隆盛十三年的六月終於穩定了下來,正值壯年的勳貴們往返於各道折衝府訓練府兵。 大乾不想作戰,無疑成為了異邦眼中的軟弱,四大都護府每日都會受到挑釁和襲擾。 這是入侵劫掠的試探,有了前身為陵衛的那批生力軍,四大都護府穩固如山,今日吾失一堡,明日我之騎兵屠爾一部落。 仇恨來源於慾望,大乾的富足無疑是異邦人眼中的肥肉,但是四大都護府猶如一座鐵閘,攔住了異邦軍隊的去路。 求穩,是四大邊軍不願意發動戰爭的根源,但是千人規模的小打一直沒有停過。 府兵成長最快的時間就是輪番邊軍的時候,折衝府只是基礎,折衝府苦練養兵,邊軍則是以戰練兵。 以殺止戈,才是軍隊的信條。 悠閒的生活讓蘇策有了難得的休息時間,細細去想,十五歲之前學文,每日讀書,十五從軍,進入折衝府,半年苦練,半年讀書,輪番邊軍,立功封爵,就任東宮,茂州阻敵,蘇策休息的時間還真的沒有多少。 休養幾個月時間,遠離軍隊生活的蘇策才算是緩了一口氣。也終於不再往床榻旁邊倚刀才可安眠。 不過,蘇策無事的時候還是喜歡抱著嘟嘟去河邊小謝,渭水中吃水極深的貨船,漁民的小舟,巡河廂軍的戰船從眼前而過,讓今天的嘟嘟拍著手喊著:“船船,要船船。” 六月炎熱,聽到嘟嘟要船,蘇策便給自己閨女造船。 一艘小孩玩耍的小船,對於蘇莊養的匠人們來說很簡單,但是因為是家中小姐玩耍的船,所以用料上極為奢侈。 蘇家家風節儉,但是對於家中小姐花起錢來說一句千金之女,一點都不過分。 一歲半的小孩正是對外界好奇的年紀。 滿月的小狗崽養了一窩,房簷上每天白天掛起的銅鈴悅耳,軟木做的小車容易磨損一月一換,重金買來草原產奶的牛羊,蘇莊小郎抓得蝴蝶,學堂先生的淑女賦,蘇莊的所有人圍著嘟嘟轉,只因這是蘇策大女。 蘇策已經成人,討好蘇策那叫獻媚,顯然哪怕是身為莊戶,大乾人骨子裡面的傲氣也不允許莊戶做此等彎腰的事情。 因而嘟嘟就成為了蘇莊莊戶感謝莊主蘇策給他們帶來好日子的一個渠道。 蘇莊不是沒有心思陰僻的人,這些不懂感恩的人,蘇策從未見過,只因為李常早已經做了“惡人”。 管家,管家! 為主家分憂是管家的使命,李常的兒子讀書很好,不過現在李常並不打算讓兒子走從仕的這條路,管家不是僕,今日蘇莊的一切至少有一半是李常的功勞,因而李常的地位在蘇莊僅次於主家。 至於李常萬一若是生了異心,最早跟隨蘇策那批殘軍一定放不過他。 百果釀的生意在李常的管理下已然穩定,蘇策也不打算再開財路,每年十萬貫的淨利,對於蘇策來說已經遠超期待,家中的錢糧現在也是蘇父在管,這還是李常多次推脫的結果。 因為蘇策出征,財權當年是李常在管,隨著蘇家的錢糧越來越多,那批殘軍在防李常,蘇父在防李常,就是李常也在防著自己,交出財權便是李常多次請求之後,蘇父勉為其難的接受了,這些事蘇策知道,卻沒提過。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