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策抱著嘟嘟出門,李常拎著馬鞭,今天他要當馬伕趕車,蘇策點頭示意抱著嘟嘟坐上了馬車,家中年長一些的八個親兵護衛在馬車兩側,定北縣公府在城北金城坊太清觀旁,蘇府則在城南永平坊,兩府雖在一城,卻相距十里,蘇策要拜訪可得趕早了。 雖然與老帥一開始有些芥蒂,但是拜師之後,老帥李思哲對蘇策,高低不錯,此時街上還沒有多少行人,蘇策讓李常趕快點,等會人多了,堵住了可不好,只是沒想到剛出坊門,往北走到街口就被人攔住了去路。 “讓讓,別撞了你,大早上的在路上發啥呆!”趕馬車的李常被動的拉住韁繩,因為一個身穿黑衣的人攔住了去路。李常揮舞著馬鞭,倒不是想打人,只是示意讓開道路。卻不想此人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蘇策聽到車外的動靜,拉開簾子往外看,只是蘇策剛一露頭,黑衣男子開口了:“車上坐著的可是涇陽縣伯,聽聞涇陽縣伯於左武關力抗敵軍二十萬,呵,卻不知我大乾多少男兒未歸?一將功成萬骨枯,不知道蘇伯爺的屁股底下坐了多少白骨!” 蘇策聽出來話語中譏諷,低頭拍了拍嘟嘟好奇的腦袋:“乖,待在車上。” 蘇策說完話,抓起了佩刀,所謂善者不來,來者不善,該有的警惕心蘇策一點不缺。 “你是何人?”蘇策皺著眉問道,所謂位高權重,如今的蘇策說話也漸漸有了自己的勢。 “蘇伯爺是安北幼玄武,某是玄武門下地劍魏無鋒,吾等兩人卻是很有緣分。”黑衣男子並沒有隱藏自己的身份。 蘇策從馬車中出來,站在李常旁邊,手中拿著橫刀,刀未出鞘,但是蘇策卻想殺人了!因為蘇策已經知道來人的身份了。 黑衣! 配劍! 這是黑衣教,大乾不禁宗教,本土的道教,儒教,大齊年間自西傳來的佛教,還有各地崇拜的諸多神仙,林林總總的大乾宗教不下百餘種。 大乾國教為道教,雖然道教是國教,但是道家無為,道教之人與其他宗教也並無教義衝突。或為監天觀星象,或為醫者治萬民,就連大乾軍中也有道教的身影,不過這些道士多數都是醫官,少數的也會上戰場廝殺。 身為國教,道教並不跋扈,軍中很多將帥也都通道教,不過為了防止道教拿了兵權,軍中慣例,道不為將。 只是,這幾年在大乾新出現了一個宗教,因為教眾多穿褐衣黑衣,故得名黑衣教,黑衣教一教四門。 教主稱為星辰主,手下有二十八天劍,每位天劍手下有一百零八劍徒,四門則是指以四象為圖騰的四個分教,門主自稱四象,每一象有九地劍,共三十六地劍,每位地劍手下有七十二劍徒。 黑衣教尊先秦墨子為先師,自言承襲墨家,主張兼愛,非攻,節用,天志八字。 觀其教義也是挺好的一個宗教,至少在蘇策看來並不是什麼惡教。 只是這黑衣教卻是將路走偏了,只是關於非攻二字,黑衣教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因為黑衣教反對一切戰事,這注定和大乾的國策背道而馳。 大乾立國百年,征戰百年,只是近三年沒有大戰,而黑衣教反對一切戰爭,凡涉及軍備製作的入教匠人,這幾年在各個軍械工坊中大肆破壞,不時有刺殺軍中將校之事發生。 蘇策只是有耳聞,卻沒想到自己也會遇到。 “讓開道路,某自當沒見過你!”蘇策不想在自家閨女面前動手,只是蘇策不想,卻有人不願。 “讓路大可不必了吧,黃泉路倒是有一條!”魏無鋒話音剛落,就聽到街兩旁的小商小販紛紛從自己的小攤中抽出長劍,此起街道上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拔劍聲。 馬車兩側蘇策的八個親兵看到有人拔刀,其中揹著弓箭的一人,乾脆利落的從箭袋中抽出響箭,拉弓射箭。 “啾!”刺耳的箭嘀聲響起。 剩下七人,四人拔刀面對周邊冒出來的黑衣教劍徒,另外三人連忙從馬車底下抽出方盾分給持刀四人,接著一人拔出自己腰間橫刀,背靠馬車做護衛狀。 蘇策旁邊的李常故作歡愉的說:“小姐,咱們跟伯爺玩捉迷藏好不好。” 言罷,伸手抓住屁股底下的麻繩,用力拉動,只聽嘩啦啦的鐵片摩擦聲響起,馬車裡面頂部的絲綢撕裂,用銅線連線的鐵片墜下,在馬車裡面鐵片化作鐵罩,嘟嘟奶聲奶氣喊了一句:“李伯,又玩捉迷藏了,你跟爹爹藏好哦!” 蘇策看了一眼李常,李常臉上露出苦笑:“沒想到真用用上了!” “有心了!護好小姐!”蘇策喊了一聲,跳下馬車,李常也從另一側下了馬車,伸手從剛才坐著的木臺下拿出兩把比制式橫刀稍短的橫刀,左手反持護胸,右手藏刀於背。 “不良人,十六衛半刻即至,魑魅魍魎之輩,也敢白日行兇,某也想見見你等手段。”所謂人多勢眾,人單力薄,此時蘇策倒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想要用言語震懾賊人。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