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北磨刀

隆盛十三年,大乾整整一年沒有大軍在外征伐,三年不徵的第一年很是平靜,但是水面下卻是暗潮洶湧。 軍方悶著頭練兵建軍,朝堂上民政之事一派欣欣向榮。 而隆盛十三年新政,大乾也將原有的官制做了些許調整。 外朝三省六部一監,多了一個建章監,內朝一省九寺五監一臺,多了一個內侍省,其中尚書省的權柄被極大的加強了,新設正二品尚書令,從二品尚書左右丞,而這三人也成為文官之首,打破了文不過三的慣例。 放在以前,文官做到最高也只是正三品的三省六部主官,現在將尚書省地位提高,實則是聖人趙鈺民需要文官施政,畢竟武將身上或高或低身上都有著爵位,縣公就是從二品,而大乾如今縣公以上者五十有二,民政施為,必定會觸碰勳貴的利益,因此文官的地位不提不行。 至於內侍省則選用宦官,主要是處理宮中雜務,品階也只在正三品。畢竟侍奉聖人趙鈺民的內侍們也需要給些甜頭。 三省六部權柄加強,在三年不徵的第一年,確實做出來不少實事,作為外朝,政令清明,百姓稱讚,一時間風頭無兩。 反觀內朝九寺五監,除了軍器監今年儲備軍械上做出了些文章,其他九寺四監卻沒有太大建樹。 因而作為九卿之首的太常寺卿便琢磨著做出些成績來,要不然世人只知外朝,內朝遲早有一日會淪為擺設。 聖人趙鈺民不是好大喜功之人,因而太常寺卿另闢蹊徑,選中了化外之人這塊外朝官員沒有注意的地方。 而且九寺中很多人都與道門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很多人甚至出身就是道門,日常都是道士打扮。 事實上,太常寺卿的選擇也不算錯,前幾年安北都護府與九胡羅斯大戰,道門派出了九成門人北上,只是沒想到安北軍太能打,這些門人幾乎沒有出上力,不過也有護民之功。 反觀與道門分庭抗禮的佛門,卻無一人北上,只知道撞鐘唸經,而且這一次還有著二皇子的支援,之前二皇子和牡丹內衛可是滅了好幾個佛門寺廟,畢竟是外來教派,和番邦眉來眼去的。 作為道門正宗出身的太常寺卿李安然這一次一定要狠狠地整治這些口是心非的和尚,了結佛道之爭。 忍著澎湃的心情,李安然聽完了大朝會關於隆盛十三年的諸多匯總後,和宗正寺卿趙無極互相對視一眼後,宗正寺卿趙無極咳嗽了一聲,只見宗正寺丞孟子義斜跨一步,捧著牙牌,朗聲說道:“啟稟聖人,宗正寺崇玄署前些日子匯總了大乾天下諸觀監院送來的文書,定北一戰,道門道眾上萬人護民衛邊,兵解一千三百五十有七,道門正宗方丈特送書信一封。” “念!”聖人趙鈺民面無表情的說道,對於佛道之爭,聖人趙鈺民從來沒有偏薄過一方,畢竟這些化外之人,求解脫,拜的不是帝王,而是神袛,不過大乾征戰不休,這些佛道門人唸經超度,安撫民心還是有些用處的。 “……道門起於春秋,至今已有千年,化外之人,亦是中原之人,凡遇盛世,道門之人云遊山野,寄心天地,而若國難,必持三尺青鋒入世,然……世人好名,道門化外,不求名利,道眾在世,求聖人憐惜道眾,正本清源,以安道眾之心……紫薇帝星光耀星辰,盛世將啟,道門亦應出世,縱情天地山野,歌大乾盛世,已達天聽,入世百餘載,黃白之物墜身,特獻予聖人,聖人可用之於民,以全道門之義……” 讀完信件的孟子義,稍微喘了一口氣,這封信實在是太長了,不過卻是誠意滿滿,道門百年累財三十餘萬貫,如今獻給聖人,以退為進,看看那些只會給佛身貼金的和尚們如何自處,想到這裡孟子義嘴角帶著笑意。 只是還沒等到聖人趙鈺民開口,一聲冷哼從左側傳了出來,武左文右,不用想肯定是勳貴武人打岔了。 “聖人,吾有一言。”櫟陽縣公趙坦斜跨而出,扶著儀劍開口說道。 “族叔請講!”對於櫟陽縣公這位宗室大將,雖然只是縣公,但是趙鈺民卻極為尊重,這位族叔可是改姓為乾,真正起於卒伍,從安北都護府的戍卒做起,累戰五十餘,身創三十有四,他的爵位是襲爵而來,但是這個縣公爵位卻和他的戰功不符,以戰功而論,封個郡公也是應當,只是這位族叔卻守著櫟陽縣公的爵位,三次拒絕了郡公爵位。 “道門之義,吾等武將感激不盡,每歷大戰,軍中偵騎不足,道門道眾潛入異邦,提供了不少戰報,只是一壟地歸一壟地,一碼事歸一碼事,這些日子長安城的遊俠廝殺卻是為何?聽說太常寺與宗正寺聯手準備給這些江湖門派正名?道門是道門,江湖門派是江湖門派,希望太常寺卿莫要自誤。”趙坦的話說的委婉,太常寺卿李安然和宗正寺卿趙無極聽得一頭霧水。 “櫟陽縣公還請明言!”宗正寺卿趙無極算起來還是趙坦的堂兄,因而說起話來直接了很多,沒看到太常寺卿李安然這會皺著眉頭想問卻敢問。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