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起念頭,便一發不可收拾,蘇策睡不著了。 點燃案牘上的油燈,鋪開一張宣紙,寒夜涼意十足,蘇策裹著著被子,手裡的狼毫筆舔著粗製的墨汁。 只是提起來筆,蘇策卻遲遲沒有落筆,大乾邊軍中戰兵六成,輔兵四成,這個比例實際上有些不合適,或者說不適合禁軍。 首先,邊軍多是新府兵,戰力不顯,因而作戰更多靠的是弓弩殺敵,邊軍作戰一直以來都避免近戰接敵,邊地廣袤的土地有足夠的地方讓邊軍橫貫荒野。 但是對於北衙禁軍而言,真要動用這支軍隊作戰,已經是邊軍和南衙府兵被打的兵力不足,陵衛不出,北衙禁軍便是大乾最後的底牌。 底牌,斷勝負! 蘇策眯著眼睛看著橘黃色的燭火,豆油在棉線上不時發出“噼啪”聲。 北衙禁軍,步騎皆可戰,全員戰兵,但是一支軍隊若是沒有了輜重,只能逞一時之強。 前軍八十隊,四十戰隊,四十駐隊,若是依照兵部給出來的數字,起碼需要配備四十隊輜重輔兵。 而真正想讓前軍四千禁軍發揮權利,不是全員戰兵就行,而應當從戰兵中分出來一部分人作為輜重輔兵,只有這樣全軍作戰才能持續。 不過這種事情,兵部應該有了考量,蘇策聽說在建章監和北衙禁軍大營中間就有一座新建的大營,只是不知道這是建章監要新立一軍,還是給北衙禁軍配備輔兵。 蘇策睡也睡不著,索性拿起筆在紙上推演著前軍遇敵的戰法。 說來簡單,大乾各軍間,軍陣有別,但是根本上都是戰駐交替,所謂戰駐交替意思是戰隊在前近戰搏殺,駐隊在後弓弩攢射,根據陣中將領指揮交替作戰,戰隊變駐隊,駐隊變戰隊,至於輔兵則在兩隊之後補充武備,不管是射空的箭矢,還是打鬥中掉落的橫刀,長槍,盾牌等等都由輔兵進行補充。 以前就有說法,兵部的甲冑武備充足,恨不得十成十的讓大乾軍隊裝備鐵甲,但是戰場不是想當然,輔兵們配發皮甲,有些輔兵甚至不穿皮甲,只是身著戰袍,身無片甲。 兵部武備志要中明確規定了乾軍武備,全員配齊弓刀槍,弩陌刀各兩成,棒一成,鐵甲六成,皮甲四成,而類似於錘斧鉞這類武器,也都有配備。 大乾軍中的武備無疑是超額配備的,戰時依照戰況戰兵在輔兵那裡自行領取。 輔兵的不可缺失,不管上官們怎麼考慮,蘇策既然想到了,就不能不說,在其位謀其事,藏著掖著算是怎麼回事。 想了一會兒後蘇策提筆撰寫關於輔兵的想法。 寫完後,蘇策吹滅油燈,準備睡覺,剛剛躺下,忽然聽到了大營中想起了鼓聲。 蘇策連忙翻身下榻,抓起榻旁的甲冑就往身上套,此時張朗衝到了蘇策的屋中,今夜是張朗值守。 “將軍,南邊大火!”張朗看到蘇策穿甲,快步上前幫著蘇策披甲。 蘇策一聽南邊,心中頓時咯噔一下,大營南邊,那是長安啊! “不用管我,令,所有士卒不可出帳,快去,萬不可炸營!”蘇策一把推開張朗,張朗點了點頭,炸營就是營嘯,營嘯有多麼恐怖,張朗一想便頭皮發麻,趕緊衝出屋子。 蘇策身上的甲冑沒有穿好就往前院走,正好碰到同樣衣甲凌亂的關熠 “先披甲!”關熠點了點頭幫著蘇策穿好甲冑,蘇策拉過前軍府衛兵遞過來的戰馬,翻身上馬,對著關熠說道:“張朗已去彈壓,你速帶前軍衛兵助他,某去衛府聽令!” “喏!將軍小心!”關熠沒有廢話,讓院中衛兵幫他披甲。 “某曉得!”蘇策聽到一通鼓聲響了一半,第二通鼓遲遲不響,也不多言,拍馬從前軍府離開。 一遍鼓,聚將。 兩遍鼓,聚兵。 三通鼓,整軍備戰! 蘇策一騎在前,身後是七八個前軍府中的衛兵,深夜聚將,肯定是大事。 路上碰到其他各軍的中郎將,沒有人有心思閒聊。 “長安大火!” “某看到了!” …… 短暫的交流後,所有人匯合在一起快馬加鞭的趕去神武左衛的衛府。 此時衛府中,獨孤靳身穿武袍,親衛正在幫著披甲,看著急匆匆趕來的五個中郎將大喊一聲:“某在,莫慌!” 獨孤靳鬚髮略有花白,一生戎馬,此時不管是蘇策還是其他四位中郎將,都被殺氣縱橫於一漸老身軀震懾住了心神。 “鼓聲來自長安,城中有南衙十六衛,還有羽林軍,旅賁軍,不是敵襲!”獨孤靳說著自己的決斷,但是看著南邊夜色中光亮,此時長安城中如何,獨孤靳也不得而知。 不幸中的萬幸,神武神威兩軍四衛多是新兵,若是營中都是老兵,深夜響鼓,炸營的可能太大了。 此時從夜空中往下看,長安城中有兩坊燃起了大火,冬季乾燥,難免失火,但是能夠同時燃起兩坊的大火,肯定是有人故意為之。 相比起北苑大營中越來越小的聲響,城南大營中的十六衛就不一樣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