碸梢園錟閫評硪幌隆!�
“去年3月中旬安德路的市場操作。”
“你是指去年3月18日,美聯儲在貨幣政策會議後宣佈決定直接購買較長期國債這件事?”
吳倫略微吃驚的看了劉子珂一眼,雖然劉子珂有時候讓人頭疼,但作為一個交流物件,那種心有靈犀的感覺卻很難讓人排斥她。劉子珂一下把握住了問題的核心,在美聯儲宣佈增持長期國債之後,全球所有的金融市場都受到強烈震動,而安德路更是在這個時候財富發生了幾何倍數的增長。
當時的美國政府正在救助貝爾斯登到雷曼破產,再到“兩房”和AIG的接管、摩根和高盛的轉型、花旗的分拆這條化解金融危機的道路上艱難爬行著,而且這條路也到了必須抉擇的分叉口,就是由股權人承擔危機的成本還是由債權人承擔。
完全透過國有化,即透過稀釋股權人,也就是美國人自己的的利益來化解這場危機;還是透過稀釋債權人的利益,這損害的是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尤其是大量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選擇股權人承擔,無疑會受到國內質疑,奧巴馬政府的壓力會陡增;而選擇另一條路,透過印發鈔票,發行國債來向金融系統不斷注資,則是稀釋債權人的利益,同樣會受到外國債權人的質疑,使得美國的國家信用進一步過度透支,從而侵蝕本以飄搖的美元體系。這是奧巴馬政府急於而必須做出的艱難選擇,同樣也是華爾街那些投機者們的一場賭局,美國政府不同的選擇將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迥異的市場反應。
安德路無疑是壓對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終將他的“聖盃”理論付諸實施,而該理論的核心是認為抑制總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世界範圍內的貨幣供給緊縮,在3月18日這一天,美國政府無疑選擇了第二條路,美聯儲當日公佈了將用三千億美元購買2年至10年期國債,從下週起首次購買國債,每週進行二到三次,這意味著,美聯儲將直接透過增加基礎貨幣來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同時降低實際利率水平,以期克服零利率下出現的流行性陷阱。在宣告當日,全球金融市場激烈反應,金價由885跳升至950,大漲7%,道指由7172反彈至7571,大漲,歐元兌美元由升至,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更是大幅下跌了54個基點至,創下近20年來最大單日降幅,相應美元指數則由86滑落至84。
美國政府的抉擇導致美元大幅貶值、美元國債收益率大跌,凡是持有美元國債的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幾乎所有的債權人都在指責美國,但美國股票市場的投資人卻是一片歡騰,這一天是債權人的完敗,股權人的勝利。
安德路沒有能量影響美國政府的決策,就吳倫看來,他更沒有這種等級的內幕訊息來源,但是他卻似乎早已料到,一系列早已佈局的多空槓桿組合讓他成為了大贏家,也許在某些人眼裡,最多上億的盈利不算什麼,但是卻讓包括吳倫在內的一些人對安德路重新認識。
安德路起初在個股的精準買賣,時間點判斷非常恰當,就算他不是透過內幕訊息,而是透過他經濟學和運籌學的結合推理出來的,但在吳倫他們看來也沒有太大價值,安德路的資金太小,小的不被人察覺,作為個人,投入幾十萬,幾百萬美元,利用這種先知先覺賺錢很容易,但是到了上千萬呢,上億呢?就算安德路的推理依舊是正確的,但稍大一些的資金無論買或者賣都會對股價造成很大影響,安德路的推理中必須考慮自身的影響,這已經成了一個推理的悖論,而且安德路的方法也是無法普及或者大範圍使用的,道理相同,一旦普及,某些小量資金聚合達到一種集合效應,同樣會讓安德路的推理出現致命缺陷。這也是為什麼吳倫一開始並不太重視,安德路的推理理論只能侷限在很少量的資金和很少的人群中使用,一旦其擴大化,就會像很多知名的分析方法那樣成為歷史的淘汰品,對金融大鱷來說毫無用處,而且還更有可能被對方因此埋下陷阱弄得傾家蕩產。
直到去年3月中旬安德路的資金已經達到上百萬,安德路似乎也非常明白先前推理模型的致命缺陷,轉而拋棄了個股,展現了一種全新的推理模型,並透過一系列的市場操作獲得上億元收益,證明其是成功的,這才是真正吸引吳倫他們這些大鱷的東西,但遺憾的是安德路對他們這類人強烈反感,沒有人從安德路獲得任何東西,更無法讓安德路替其服務,就在有些人漸漸失去耐心的時候,安德路被聯邦調查局請走。
吳倫拿起書,隨意翻著,劉子珂卻知道他在發呆,小眉頭一皺,敲了一下吳倫的肩膀,“你還沒回答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