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已經不錯了,幾個孩子嘴裡說著吉祥話,兩眼放光地看著盤子裡的瓜子豆子,陳瑾也不小氣,每人都滿滿地抓了一大把,樂得他們忙不迭地將這些塞到自己的衣袋裡面。
看著孩子們歡快的身影,大人們雖說嘴裡互相說著恭喜之類的話,臉上神情全然不是這回事,如今這些自家土製的東西,放在兩年前,這些孩子們只怕頂多就是嚐個新鮮吧,現在也新鮮,因為除了這些,別的什麼也沒有。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入V,屆時三更一萬字,敬請期待!
38、第三十八章 。。。
過了年之後;村子裡的人再次沉寂了下來,這也是難免的事情;天冷,空氣也乾燥,窩在家裡還好;畢竟大多數人家都是臥室跟廚房合併了,灶上總是燒著水;這也算是土加溼器了;可是在外面待的時間長了;那乾燥的空氣會帶走你面板上僅有的水分,導致乾裂凍瘡之類的問題,大人都很難忍受;何況是孩子們,因此,大家出門的次數更少了。
比起前一年,這個冬天持續的時間更長了,這不是一個好徵兆,若是一直這樣下去的話,這邊能夠種植糧食的時間就更短了,熬下去會更加艱難。
村裡面已經沒有收音機能用了,跟外界的聯絡差不多都已經斷掉了,不過估摸著時間,化凍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年的五月份,氣溫升高的很快,這樣近乎極端的天氣變化讓不少人病了,不過很多人只能硬撐著,不趁著這個時候將糧食種下去,等到氣溫再高一點,那就什麼都種不了了。
吸取了去年的教訓,雖說玉米麵太粗,紅薯吃多了也脹氣,不過大家也不敢種什麼水稻之類的東西了,直接就選了成熟期最短的玉米紅薯土豆種了下去,或許運氣好的話,收了之後還能再種一茬玉米什麼的,如今口味什麼的都顧不上了,只要能填飽肚子就成。
門前屋後,大家也急急忙忙地種上了各種蔬菜,多半種的是南瓜什麼的,這玩意當飽,而且也不挑地,沒熟的時候就能摘下來先吃,而且放的時間也長,別的什麼黃瓜西紅柿茄子之類的,種的不怎麼多,也就是給孩子們留個想頭。另外,黃豆也得種,只不過不是為了吃青豆了,而是為了榨油,畢竟,就算做個湯,燉點菜,沒點油也是不好吃的。
如此忙活了半個多月,總算將地裡的事情都忙活得差不多了,高強度的勞動還有極大的精神壓力,乍然一放鬆,不少之前身體就不怎麼好的人一下子倒了下去,如今缺醫少藥的,村子裡的赤腳醫生也沒辦法,只能在家好好養著。不過,如今這會兒,大家幾乎是能喝粥都喝粥,做菜用油恨不得是用筷子蘸著往下滴的,想養著,怎麼養呢!
說起來,人真是一種骨頭裡面就犯著賤的生物,這樣類出來的病,若是放在之前,沒準要做一輩子的藥罐子,不過如今呢,連個雞蛋都捨不得吃,天天喝著雜粥,人卻也好得差不多了,很快就能掙扎著下地。
眼見著天氣越來越熱了,之前想過的去海邊換鹽的事情又被提了出來。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帶著糧食和鹽,難免要被人惦記著,尤其,他們這事算起來還是攔了那群專門販鹽的人的財路,俗話說得好,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何況這年頭,擋人財路就是絕人生路了,因此,村子裡面商議了好幾天,才下了決定,出動的都是年輕人,免得路上被人劫了,村子裡面也要注意,不能讓人趁機給端了。
本來村裡面是打算讓大家騎腳踏車出去的,不過很快便打消了注意,這路上路況不是很好,而且也不太平,之前就聽說,有人打劫騎腳踏車的人,先是往路上倒上一堆的碎玻璃渣或者是釘子鐵絲什麼的,就等著你車胎沒了氣,你一停下來,人家立馬就衝上去將車上的東西搶光了,你追都來不及。因此最後,還是找出了三輛板車,糧食什麼的放在板車上,一行人輪流推車。
陳瑾和白靖也在前往海邊換鹽的隊伍裡面,在村子裡面窩久了,確實也該出去走走,也該打聽一下訊息,起碼那邊是部隊,總該和別的地方有些聯絡才對。
這邊離海邊差不多兩百里的距離,光靠走的,來回一趟時間可不短,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一直憑著那群人獅子大開口,鹽被他們壟斷,那開價多少就是他們說了算,還不如自己辛苦一下呢!
小陳莊就在他們前往海邊的必經之路上,日上中天的時候,他們已經到了小陳莊,小陳莊的村民看到這群人推著板車從大路上走過,也沒有多問什麼,心裡卻在尋思著究竟是怎麼回事,陳瑾他們正打算找個陰涼的地方停下來,卻聽到一邊李立新叫道:“陳哥,你看那邊的,是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