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知劇情進展到何處,早在許久前,楊北就早已被灌輸了不少劇情介紹,親身經歷後,更容易想起。
笑傲江湖,他並不算多喜歡這個故事,卻一直憧憬笑傲於江湖這樣的生活。
楊北琢磨一通,終是決定孤身尋人。
金玉之前所言,提醒楊北去五嶽尋人,還有那黃山武當,每處都不能放過。
這樣的分離也不是頭一回,楊北對金玉從沒抱過期待。畢竟金玉救活他已是大恩,又讓他和殷梨亭總能在一起,無論如何,楊北也不會對金玉抱持多大怨念。他不會把金玉當做寵物,更不會把金玉當成所有物,一日金玉不曾提出要求,他一日不會主動和金玉接近,只因每一次接近,都可能會有下一次的離開。
想到殷梨亭曾說過“不若親近金玉也省得每次都毫無防備”,楊北還記得自己回話是說“金玉看著容易親近,實際上不過是個隨心所欲的器靈,親近並無必要。”那樣一個天生靈物,口聲聲喚著主人,骨子裡卻並無主從之觀,楊北自來是冷情習慣之人,又如何看不出金玉眼中的寡淡無情。
那種感覺就是,它因你而生有靈智,卻絕不可能依附與你。連同那些童言稚語投懷送抱,也不過是玩笑一般。在金玉眼裡,他不過
是必須活著的人。
既如此,親近又有何意?
只是它萬不該總是任性如斯,他也不該總是避而遠之。既然他是它主人,早該找機會取得掌控權才是。當初只道非我族類事有麻煩,一直不肯正面金玉的存在,金玉而今倒就機強大起來,愈發放任無忌起來。
再行放任,不過是讓自己和殷梨亭愈發受制於金玉。不親近,那隻剩下掌控一途。
楊北並未去尋看那百多年前的兩座墳冢,他一向只求平凡一生無慾無求,可事實上無欲則剛這一條對他並不太適用。
錯了一次是犯傻,他偏偏痴傻了千百回尤不自覺。
金玉,你既然又讓我與亭分開,不若當真做我玉寵。定有機會,不復被時空玩弄。
楊北笑著走在明朝的山路上,眸中神色,不復平靜如水。
笑傲江湖,以令狐沖為主角,楊北方才所見,除了風清揚,怕是再無他人。
那思過崖也不知是什麼時候出現在華山之上的。華山有變,光陰如是。
明朝到此年間,不似明初更不似明末,還算安寧。
五嶽派乃明朝興起門派,想來明朝更多人不擅武藝,同宋朝重文輕武頗有類似。過往那些風雲大派,大浪淘沙盡,又有幾多武學還能流傳至今?也難怪這裡人會把個辟邪劍法和葵花寶典這樣的偏法門當成至寶。
走到明朝街市,楊北恍惚有種身在後世之感,這才憶起明朝時期,似乎已有了資本主義的抬頭。可惜了,文人相輕,宦官當道,更有皇朝發展中必然的腐朽積弱種種種種,有幾人能居安思危,終還是要被漢人瞧不起的異族韃子們搶去江山,再次迴歸封建一統,生生就那樣落後同時期的異國之人。
想那清明上河圖是何等喧鬧,楊北只覺眼下所走一路,毫不遜色於那圖中景緻。
正因現下繁華市井,楊北方突有所感。
“小林子,你等等我。”一位綠衣少女突然跑了起來,街上人多正好撞上楊北,忙道:“哎呀,對不起,我沒留意到有人,這位公子你有沒有怎麼樣?”
楊北也不再瞎想,揮手說道:“無妨。姑娘先請,只是這街市上人來人往,姑娘身懷輕功,還是慢些為好。”
“你沒事就好。這次是我無禮了,多謝公子不曾怪罪。我先走一步了。”言罷就又急匆匆離去
。
楊北也不介意,繼續前行。
這個姑娘,雖有些莽撞,卻還是良善有禮之輩。
路邊瞧見乞丐,楊北突然好奇,此時丐幫又會如何?不知那傳遞訊息的法子可還如從前?
楊北果真找上一個小乞兒問話,很失望地得知如今的丐幫凌亂不堪,幫不成幫,給了小乞兒一點碎銀就轉身離開。
“咦?這公子給的銀子不太對。”小乞兒此話一出,旁邊同伴一擁而上,一時亂成一團。
“哪裡不對?”
“怎麼了怎麼了?”
“我也說不清,就是不像官銀。莫非那人是走私的?”小乞兒被眾人一問,忙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有銀子就成,管它什麼銀子。你又怎麼會認得,不若讓小武去買些好吃的來。”
小乞兒摸了摸腦袋,笑呵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