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跟著一大隊馬走過來,出聲道:“幾日不見,師伯更添三分威風,連對著這些低您幾輩的弟子都不吝指教。”
從杭州時李巴山被他和苗翠花聯手幾句擠兌就能自己不出手,轉而同意讓方世玉跟李小環對戰的事情上能夠看出來,李巴山其實還是一個很講究江湖地位的,他今天卻能夠把少林知客僧都打倒地,頗有點著急上火、被徹底惹惱了的味道。
李巴山受了他的激將,面色明顯變得不大好了,李小環則生怕她爹再這種關鍵時刻萎了,並不答話,反而喝道:“快點給把方世玉交出來!”
話音剛落,從少林寺內整齊劃一地跑出來兩列武僧,守通向寺門的臺階兩側,智慧同四位長老最後走了出來,臉拉得比李巴山的還長:“放肆,竟然硬闖少林,傷門!”
武林士從一個走路的姿態和腳步聲都能大體判斷出對方的水準如何,李巴山凝神一聽,見智慧龍行虎步不容小覷,微微和緩了口氣道:“們父女到此,是為了捉拿那殺害女婿的兇手,可是的弟子百般的阻撓,這,可怪不得們!”
“當少林是什麼地方,說要就要嗎?”智慧怒喝一聲,火氣不斷上湧。
從他平時對待凌多多和三戒三痴的態度就能看得出來,他是一個極為護短的,方世玉如何姑且不說,李巴山父女這樣目中無直接打上山門,無疑是對少林聲望的一種沉重打擊,若是這個場子不找回來,少林武林中還有何威嚴門面?
李巴山口氣比他還硬:“不管這是什麼地方,今日們要是不交出方世玉,休怪李巴山不客氣,今日要踏平少林寺!”
這句話剛落,他帶來的五十多個穿著武當道袍的年輕紛紛把手中的佩劍抽了出來,擺明了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架勢,一時間場面極為緊張。
智慧大怒,當即對著一眾武僧道:“狂妄自大,本座就要看有什麼能耐,來,列十八羅漢陣!”
少林絕學中陣列武功分一百零八大羅漢陣和十八小羅漢陣,前者失傳已久,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後面的小羅漢陣了。
凌多多不動聲色從最近處一武僧手中拿過木棍,站李巴山前方三步遠處,其餘十七位武僧以他為中心把這兩圍了起來。
若是換成十八位尋常武僧擺出來的羅漢陣,李巴山根本不看眼裡,他作為曾經的少林弟子,對十八羅漢陣的熟悉程度並不這裡任何之下。
然則凌多多橫j□j來,堵了陣眼處,這裡恰好是十八羅漢陣最容易被破的地方,若想破陣就需要先打敗他。
李巴山想到先前的遭遇,被打的胸口還隱隱作痛,一時間頗為忌憚,關於這一點他一直就都想不通,這個少林小和尚如何能夠武力值這樣高強?
“住手!”至善姍姍來遲,他心中嘆息了一聲,因為早就收到了凌多多的訊息,至善對於如何應對李巴山父女,也有跟智慧商議,無奈智慧的脾性過於火爆,跟李巴山兩個直接就吵了起來,也沒按照他們設計好的方案走。
這也是至善最終打消了自己讓智慧擔任繼承想法的原因,這就跟外交部長不能找嗓門大且脾氣差的一樣,很容易引起衝突和摩擦。
凌多多跟此時的至善想得差不多,他很為自己師傅拉仇恨和開紅的能力感到欽佩,要是智慧跑去當外交官,不出三天他們就得扛著槍出門打仗去。
至善一片“參見方丈”的聲音中開口道:“李師弟,多年不見,看來的性子跟以前一樣的急躁?”
李巴山見了他出面打擾,小小地鬆了一口氣,還算和善地回答道:“至善師兄,別來無恙,看來越發像個得道高僧了?”
凌多多感覺到這一刻跟他一樣正內心吐槽“們方丈本來就是得道高僧”少林弟子應該很多,不過想想也能理解李巴山話語中的錯誤之處,江湖草莽的語文老師不是死得早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沒有生出來的問題。
至善微微一笑,不以為忤,道:“相由心生,要是能把戾氣消盡,都可以得道。”
“生世,自當爭雄晉楚,如果沒有雄心霸氣,怎麼能夠成大業、稱英雄呢?”李巴山一臉的不敢苟同,說話的聲音也跟著抬高了不少。
想不到多年之後又能提到這個問題,至善略顯悲慼,沉聲道:“當年們六個拜杏隱恩師的門下,可惜就是因為大家意見相左,們三個另投別派而去……”
這種說辭凌多多還是第一次聽到,他以往還只是單純地以為是李巴山白眉等嫉恨杏隱禪師偏愛至善等才怒而叛出少林,想不到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作為導火索。
若是這樣,凌多多對李巴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