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哥哥笑的一臉春光燦爛。
不過明顯,這位哥哥的人品不怎麼樣。
兒子開始走路和說話的時間要比女兒早一些。
在小孩子最活潑的那段時間裡,常常可以看到他的兒子揪著妹妹的頭髮拖來拖去。
然後在這種欺負中,女兒原來的那種崇敬的目光漸漸變為了鬱悶。
再大一點,兒子開始學會盡一切可能用一切手段禍害妹妹不讓其安生的睡覺、發呆、思考。
女兒的眼神變成了煩惱。
後來這小子甚至開始抓妹妹替他背黑鍋,搶妹妹的東西。
女兒的眼神開始糾結。
終於有一次,女兒在進行例行的每日一照鏡子活動時,兒子又來搗亂,結果打破了女兒最喜歡的鏡子。
女兒眼中有什麼東西破滅的聲音。
然後女兒忽然笑了起來。
結果兒子被忽然暴seed的女兒措手不及的恩在地上打了一頓。
見識到妹妹兇猛一面的兒子有所收斂。
不過即使這樣兩人還是開始了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對毆的相處方式。
兩人的打架水平和毒舌程度在日益提高中,有時候身為父親的自己也會被他們不小心波及。
女兒喜歡照鏡子。
兒子喜歡種花。
沒事的時候兩人會很有默契的發呆或者看書。
一點也不像小孩子。
連和別的小孩一起玩也沒有什麼興趣,每次看到他們在幼稚園都是遠離群體單獨幹自己的事。
他常常覺得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
5歲的時候兩人聯手整了幼稚院長的惡少爺。
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畢竟那個少爺比他們大2歲,而且身後總有一群的跟班。
問他們,他們只是互相看了一下,便笑嘻嘻的異口同聲道:
“這可是商業機密哦。”
似乎聽他們說剛進幼稚園的時候那個惡少曾經對他們出言不遜。
這兩個傢伙,原來還相當記仇啊。
上了小學,這兩個開始穿不同的衣服,表現不同的性格。
女兒沉默寡言,整日對所有人都愛理不理。
兒子則認真和善,成為大家眼中的優等生。
他們用不同的表情,吃不同的東西,說不同的話語,表現完全不同的氣質,使人們很容易就分辨出誰是誰。
但他覺得,他們是故意的。
也許是一種與人方便的善意,也許是一種另有目的的計策。
如果他們互換身份的話,別人是不會發覺的吧,畢竟在別人心裡他們是這麼不同。
其實到現在,如果不依靠他們故意表現的不同,他還不能準確的分辨他們,因為他們的內在是那麼的相似。
他們仍然在同學們中鶴立雞群。
生活似乎就是這樣。
這樣的時候應該笑;
那樣的時候應該表現悲傷;
應該努力工作;
應該團結同事;
應該珍惜生命;
應該團結他人;
應該遵守法律。
他的人生好像被規劃好的程式,除了照既定的路線走下去別無它法。
孩子7歲生日的時候,他終於感到有點累。
那個莫名其妙的人來找他的時候,說實話他沒有特別的驚訝。
作為一個普通人,就應該帶這個人去進行所謂的除魔。
但是,
要照那些“應該”走下去嗎?
他的心裡忽然出現一點疑惑。
然後就發生了那件事情。
這個時候應該說什麼呢,是“爸爸永遠愛你”吧。
他動動嘴唇,卻又停止了。
總是照“應該”來做,他真的很累了。
看著女兒的眼睛,
心中有一種無比強烈的希望
希望她可以幸福
希望她不要悲傷
希望天地給予她最細心的呵護
希望她的人生與眼淚無緣
想起孩子出生時,從地平線升起的北辰星幾乎灼傷他的眼睛。
忽然想起以前保留起來的那個願望。
拉近她,在她耳邊說出自己人生中第一個願望,最後一個願望——
“辰辰對不起,請你忘記我。”
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