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熙的關係並不是假的,對於他喜歡的人,那關心絕對是夠的:“一點的頭痛也不能小覷,讓院判替你好好看看,可不能敷衍。”

沈惜聽著兩個大人講話,漸漸就神遊了,玉白的小手端著碗停下就不動了。

胤禛給他使了兩個顏色,結果對牛彈琴。正要伸手拍拍他的手時,康熙發現了發呆的小兒子。

“這是怎麼了?吃著吃著就發呆?”雖然語氣溫和,但是話裡顯然是有些許責備的意味。原因無他,越是喜愛,就越是嚴格。

哪怕現在的十四阿哥才十歲不到——飯桌上心不在焉,這可是沒有人教給他的規矩。胤禛驀然想起上一世,皇父曾說過自己“喜怒不定”的話。康熙自己何嘗不是沒有過這樣的性子?

上一世的康熙喜歡十三阿哥胤祥的時候,豐厚的賞賜,幾乎事事伴君的聖眷哪個兄弟不是眼紅著。

厭惡的時候,養蜂夾道那樣惡劣不堪的地方,卻也忍心將曾經心愛的兒子關了進去。整整十載光陰——從風華正茂的十三貝勒到雙鬢微霜,鬥志敗退的皇十三子。

胤禛不動聲色的看著胤禵,見他正正經經地朝皇父道歉請罪。在康熙明顯是滿意地放過他一馬之後,又將小兒子的撒嬌滿盤接收。

這到底是什麼毛病?!

但是胤禛顯然低估了這兩父子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空間的膩歪。

康熙檢查胤禵的功課,顯然是有些區別的——

“小十四還是像朕的,這篇就背的很好……”別的兒子,完完整整地背下一篇來,能不來一句“切記勿驕傲自滿,沾沾自得”就很不錯了。

諸如此類的稱讚並不少,兩個人的相處狀態甚至有點超乎和諧。康熙出巡在外,太子雖然也常常送信去往康熙聖駕處,但是基本都是國事居多。

而對比十四阿哥那種,明明是純流水賬還要修飾地漂漂亮亮,再叫人快馬加鞭送去塞外的信。兩者之差,實在是讓胤禛都忍不住想要問上一句——您這小兒子如今也十一歲了,這麼膩膩歪歪地養下去真的好嗎!

這個想法也只是胤禛腦子裡冒冒頭而已,因為他知道,他的小十四要做到讓康熙滿意的地步,並不容易。

“祖宗家訓你不背?要朕說,一百二十遍的《資政要覽》都是少的!”見胤禵老老實實承諾,必定讀透背熟,完了,康熙規定了上交作業的時間,並且要求加上一份十四阿哥一邊念,一邊抄的《孝經》。

《孝經》都是啟蒙後一兩年就學了的東西,如今又翻出來。

“往後,每年年關前,都送一份到朕的御案上來。”

沈惜心裡有點小脾氣——他常常是最認不清現狀的人。

康熙點名讓他抄《孝經》,每年年關前呈至御案。在無責無過的情況下,這就是變相的青眼了。別人眼裡都清楚的,偏偏到了胤禵這裡就不行了。

“朕看你之前寫給朕的信裡夾著的兩片葉子,真真好看。”

沈惜收了心裡的嘀咕又樂了,他有時做些小玩意兒,怕康熙和胤禛說他,並不常常拿出來。那次興趣來了,夾在信裡一併送去給了康熙,沒想到他倒是讚了。

“那兩片葉子上的梔子開得最美最香!”小孩兒的語氣裡明顯帶著點兒炫耀的意味。

沈惜沒想著把花朵兒摘下來做成書籤。

一來香味著實濃郁,二來雪白的花瓣存成書籤兒自然會變黃,不如原先好看。倒不如存著那兩片襯托花朵的葉子,顏色碧綠滴翠,既有葉片清香又有淡淡花香。

康熙自然懂得小兒子的心思,伸出手摸了摸胤禵的小腦袋——即將滿十一歲的小男孩兒如今有了一丁點兒少年郎的影子了。臉蛋白淨帶著健康的紅暈,帶著小孩兒特有的嬌憨。濃密的羽睫下是一雙燦若星辰的黑眸,鼻樑筆直眉毛秀挺,未來無疑是一個十成十的美男子。

“今年冬天太冷,皇父就不帶你出門了。”

沈惜也沒有表現出多大的不樂意,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今年九月能帶著他一塊去北塞本來就是難得。

於是他乖乖地上前一小步,離康熙更近一點的距離:“那皇父出門要注意防寒。”

康熙笑了,中年美大叔笑起來的確是很有滋味的。沈惜在心裡得意了一番,自己長大之後絕對比康熙長得好,更別說中年了。

“皇父今年冬天不出門了,陪你在京中怎麼樣?”

你都說了你不出門了,我還能怎麼樣……

“那明年我還要上書房嗎?”明年胤禵就滿十一歲虛歲十二了,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