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了案,兇手為綠林中惡名昭著的匪類,這也是顏景白想要的結果,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當初賈似道的官職罷的太快,剪除黨羽也是雷厲風行,朝堂上的氣氛本就已經緊繃了,再加上這樣一個滅門事件,大部分人不免會有一些兔死狐悲之感——雖然賈似道不算是個好人,賈家被滅也與皇帝無關——但顏景白近期是不敢有什麼大動作了。
而經過此事,他與石之軒原本已經有些緩和的關係再次降到了冰點,兩人誰也不理誰,顏景白更是時刻防備著,對方會不會再次奪取自己對身體的控制權。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是想讓小陸那啥那啥屍的,但是最後沒忍心,我果然是親媽蛤蛤蛤~
第115章 反擊
鹹淳二年是多事之秋;蒙古可汗侵略南宋不成;反而把命折在了襄陽城下。
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在他死後,為汗位一事徹底鬧翻;雙方各有各的支持者,手段盡出;最後以忽必烈的險勝一籌而告終。
這場汗位之爭歷時四年之久;兩派勢力無論是在政治還是軍事上的較量,都讓蒙古實力大減,更加導致了蒙古帝國的最終分裂。
支援阿里不哥的各大汗國在他倒臺後紛紛獨立,蒙古國土地面積雖大;卻再也沒有了統一的政權。
這其中,顏景白的從龍暗衛究竟出了多大的力恐怕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趁他命要他命,這樣的大好機會如果顏景白還不懂得把握的話他就白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了。
鹹淳三年初;顏景白出兵二十萬,打著“收復河山,驅除韃虜”的口號,分兵兩路北上伐蒙。
其中一路軍隊由經驗豐富的李庭芝率領,另一路的將領則是還只有十七歲的張世傑。
不是沒有質疑聲,畢竟對方年紀太小了,還只是個連弱冠之年都沒到的毛頭小子而已,以前看在他是皇帝的救命恩人的份上,勉強讓他做個殿前都指揮使,負責保護保護皇帝的安危也就罷了,但一下子就升為二品大將,這樣的升遷速度誰都不會服氣的。
不到二十的毛頭小子,在僅僅只有半年的時間內,竟然快要和李庭芝平起平坐了;任誰都會嫉妒眼紅的,就連一心為國,忠心耿耿的李庭芝都有些不舒服,何況是其他人?!
可是沒辦法,皇帝力排眾議,堅持用他,在皇帝威望一日比一日濃重的時候,滿朝文武,誰也不敢觸他逆鱗。
有皇帝的保駕護航,張世傑並沒有受到太多外來的干擾,而他也非常爭氣,黃河上的一場大火,燒掉了蒙古五千精兵,為大宋的這場反擊戰贏得了第一場勝利!
而後隨著陸陸續續傳來的捷報,朝廷上下對於他的質疑漸漸消失,民間更是多了一位身手了得,兵法如神的玉面將軍。
那時的蒙古內部正是鬥得最厲害的時候,所有精兵都在北方,留守在黃河以北的軍力少的可憐,畢竟誰也沒有料到,向來軟弱可欺,只敢龜縮一隅苟且偷安的南宋會有這個魄力。
忽必烈當時是非常想暫停內鬥,先處理好南邊的,奈何阿里不哥下定決心的想先安內在囊外,而不巧的是,忽必烈那個時候又舊病復發——這是拜顏景白的那一箭所賜,自從受傷之後他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此後時不時的就要犯上一犯——而等他有所好轉的從病床上爬起來之後,收到的就是阿不裡哥遣人送來的心腹大將兀良合臺的首級。
忽必烈悲痛欲絕,阿不裡哥此舉徹底惹怒了他,忽必烈當時就對天立誓,定取阿不裡哥首級,報此血仇。
經過此事,忽必烈徹底熄了平南的心思,專心對付阿不裡哥。
當顏景白收到這個訊息時,看著深沉的夜色,微微的笑了。
鹹淳三年初,當皇帝北上驅除韃虜,收復山河的旨意傳到襄陽的時候,郭靖心情激動興奮至極。
南宋窩囊,被敵人壓在頭上撒野的時候,也只會割地求和,一味的想要餵飽餓狼,息事寧人,而從未想過要反抗,也沒那個膽子去反抗。
所以在知道這個訊息時,他隱隱的看到了希望,大宋的轉機似乎就在眼前。
之後,在襄陽守將呂文煥來找他,想要讓他帶著江湖豪傑北上抗擊蒙古,助朝廷一臂之力的時候,他連想都沒有想就一口答應了。
這正是他自己的願望!
而他的決定,黃蓉向來都不會拒絕。
一個月之後,郭靖召集了約有五千的江湖人,從襄陽城出發。
看著漸漸遠去的隊伍,呂文煥低喃:“郭大俠。。。。。。你確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