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聽陳宮和曹昂大致說了一遍,劉協末了擠出一句:“你們該攔著劉備。”
陳宮吃驚:“皇上,莫非信不過劉備!?”
劉協道:“漢中若在溫侯之手,劉備取下蜀地便有顧忌,他未帶兵馬去,蜀地軍民和他心不齊,萬難抵擋溫侯,可如今……漢中已失,荊州相隔遙遠,且北方曹操虎視眈眈,朕輕易不能興兵伐蜀,豈不給了他自立之機?”
曹昂道:“劉備忠義,當不至於。”
陳宮嘆道:“忠不忠,現今也只有看他之後如何做了,如劉璋降後他便歸來,方可放心,臣等未曾想到,請皇上……”
劉協笑起來:“算了!每天都要聽你們說很多遍降罪,朕哪有那許多罪可降?漢中變故誰都未曾料到,劉備入蜀還是朕決定的,賴不得你們。”
兩人照舊謝恩,不敢壞了規矩。
劉協想宋憲、侯成和魏續照舊背了呂布,那王朗、華歆呢?難道仍放任他們,等將來什麼時候讓他們有機會背後捅刀子。
王朗和華歆,是從許都跑來的,本該信任,畢竟很不容易。
可一個王朗在諸葛亮伐魏時助曹真抗擊蜀軍,誇誇其談,想在言語上挫敗諸葛亮,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名為漢臣,卻對篡漢的曹魏效忠;另一個華歆更不是什麼好東西,曹丕當了魏王之後,便是這東西率群臣逼獻帝禪位,厚顏無恥程度可謂三國第一人!就為了討好權臣,幾乎把君主逼死!!!
劉協有了這種擔心,便不好把什麼事都在早朝上說出來,整合一個可以信任的“核心團體”就成了當務之急。
諸葛亮不在,劉協只有親自點名。
陳宮、曹昂是一定要加進來的,還有黃忠、荀彧、荀攸。
至於陸遜,年紀嫩了,不好叫他跟這些人一道起坐議事,讓他領了侍中一職(和孔學一樣),在邊上伺候筆墨便好,有什麼意見劉協可以下來問。
孔融正直過頭了,不懂收斂,不考慮。
其他人呢?未見得多有用。
這一算,人丁單薄……
少兵少地沒關係,人一少,那可就是翻身無望了!
劉協先把陳宮等五人召集起來,然後便要他們舉薦他們信得過的人,沒想到,還真說出幾個劉協知道名字的人來。
陳宮和曹昂是光棍,那三個不是,黃忠舉薦了魏延,道:“魏延勇武智計,敢做敢行,往往兵出不意,就是為人暴躁不服管束,皇上要用的話,臣拾掇他。”
劉協眼下最缺勇將,黃忠願意收拾調教魏延,那自然好,點頭準了。
荀彧推薦了一人,誰呢?大名鼎鼎的郭嘉!!!
好吧,他現在不怎麼有名,但是聽在劉協耳朵裡很震撼。
曹操隱瞞軍情不叫劉協知道,曹操手下有哪些人,劉協並不清楚,還以為郭嘉早已跟了曹操,沒想到郭嘉是荀彧舉薦的,荀彧從壽春之後便存了戒備曹操之心,沒有把郭嘉舉薦給曹操,這時候便宜劉協,哈~
劉協當下便叫他們速速寫信,把魏延和郭嘉招來。
曹操打了大半年,從上元節之後一直打到近秋,早些年積攢下的糧草虧耗極大,想對荊州用兵也得等到秋收之後,才打得起。
最早,也要等到入冬時節曹操才會犯境南侵。
劉表、荀彧治政紋絲不亂,一面招兵買馬屯糧備餉,一面接應各方歸附而來的人。
劉協那道十分白話的詔令作用最為明顯,流離失所的百姓聽聞後,紛紛湧入荊州,致使荊州人口暴增,荀彧將曹操的屯田制現套現用,囑一班文臣統計山林澤谷,各郡各縣按田畝安置流民,乘著入冬之前開墾新田,使百姓有了容身之所,來年還可以新增兵卒糧草。
甚至還有一些竄山入林的劫道賊匪也拉著人馬來投,在朝堂上振振有詞道“不事奸賊,只奉皇命”,還挺大義的!
劉協哭笑不得,民心依附,到底也是好事,便交給黃忠去收編拾掇——賊匪類成天殺來打去,體格比流民中招募來的好,砍人經驗也足些。
事情雖多,臣子們勤勉效力,短短時日朝政步入正軌,竟然還給劉協留有下午的空閒時間。
也不是很閒,常常有人抱著奏呈來請見,要劉協決議,有時候還要在門外爭個先來後到。
忙了這一陣,劉協居然已經忘記過去被包養的日子有多麼閒散了。
第一百零二章
這天一個都不來找,劉協抱著茶盅來回轉了不知幾圈,那群螞蟻一樣的臣子竟一個